這些人都是楚王的親衛軍。
熙微將最後五個魏軍擊昏,目光落在那對夫妻身上。
她目光平靜,那對夫妻卻被嚇得瑟瑟發抖,抱在一起,什麼話都不敢說。
「楚州叛亂的事情,你們知道多少?」
夫妻倆個見到熙微殺人的手段,此刻慌的不行。
「我們是長豐縣的人,最初因為雨勢太大,明縣令擔心水淹沒縣城,便讓我們提前撤離。因我岳父在隔壁灃水縣,那裡地勢相對較高。我們夫妻便帶著家人去了灃水縣。」
熙微坐在火堆邊,聽著夫妻二人慢慢講述。
長豐縣是河道決堤後最先被淹沒的地方,當時有門路的百姓紛紛出逃,到各處投奔親戚。
再後來,他們便聽說,一個守糧庫的小吏王義德殺了明縣令,占領了長豐縣。
後來那小吏又被人所殺。
陳忠自稱受過王義德的恩惠,打著為他的旗號,組織了一群人攻打下長豐縣,然後繼續謊稱仇人逃往灃水縣。
就這樣,他們一連占領了三座縣城。
那陳忠有些本事,會帶兵,還會收買人心。
他收繳了各處縣衙的富戶和糧庫,張榜告示,凡是來投靠他的百姓,都可以無償得到五斤糧食。
那些百姓長久得不到朝廷賑災的消息,為求活命,紛紛投靠了陳忠。
可是,這五斤糧食不是白得的。
他們要為陳忠賣命,為他做馬前卒。許多百姓,到手的五斤糧食還沒有入口,便被扔到了前線。
這對夫妻中的男子原本是個鏢師,走南闖北有些見識,看出來陳忠此人面慈心黑,帶著家人逃了出去。
可惜,半路上遇上幾個熟悉的鄉鄰,露了行蹤。
男子的父母,女子的父母,還有其他親人都在逃亡中,被殺害。
後來,他們好不容易逃出了楚州,卻在途中遇到幾波百姓返回楚州。
這才知道,楚州外面有楚王的軍隊在把守,不許乞丐流民通過。
他們換了乾淨的衣裳,一路躲躲藏藏,好不容易才走到這裡。
楚王貪墨修河的銀子,沒想到楚州忽然遭遇百年難遇的大雨,河堤承受不住,淹沒了附近幾個州
縣。
朝廷中國庫空虛,一時間拿不出賑災糧食。
攝政王與內閣大臣商議,下令楚王先行賑災,安撫百姓。
但是,楚王陽奉陰違,不僅沒有拿出錢糧賑災,反而利用商人囤積居奇,高價販賣糧食。
最後導致楚州百姓叛亂。
楚州叛亂之後,他一邊集結兵力鎮壓造反百姓,同時為了防止消息外傳,命令親衛軍把守各路要塞,攔截所有出逃百姓。
一開始,這些親衛軍只是攔截。可時間長了,加上起義軍的鼓動,接著逃亡的百姓強行闖開關口。
這場攔截就變了味。
如今楚州境內有三支起義軍,最大一支的首領叫陳忠。
當初欽差進城之後,就是他親手將欽差斬首,頭顱懸掛在城牆之上。
楚王為了守住地位屠殺百姓,陳忠等起義軍為了搶奪地盤利用百姓。
但是,楚州此次的災禍,不僅於此。
還有朝廷,他們安逸太久了。久地讓他們以為這天下會永遠屬於他們。
尸位素餐,貪污腐敗。
如果他們能肅清吏治,楚王就無法貪污修河銀兩,國庫也不會空虛。
這些年,大魏風調雨順,邊境雖有戰亂,但卻沒有大型戰役。可是百姓的賦稅卻連年加重,國庫卻依舊空虛。
熙微自重生後,見著附近的村民,日復一日的勞作,產出來糧食一年比一年多,家中的餘糧卻一年比一年少。
他們為了能吃飽,跟著跑商,去各處打零工。
辛勞一年,卻只能勉強飽腹。
那些士大夫卻歌頌盛世繁華,百姓勤勞。
百姓如此勤勞,國庫卻仍然是空的,連賑災的糧食都拿不出來。
如果說,楚王是楚州叛亂之因,那麼朝廷就是因果中的根源。
在其位不謀其政,受百姓供養,卻不思百姓之事。
這樣的王朝,該到頭了。
第97章 陳忠
楚州城,城門入口處吊著一具屍體,因為時間久,屍體早已經風乾。
幾隻烏鴉落在屍體上,不時啄上一口。
幾個衣衫襤褸的百姓,路過此處,往屍體的方向啐上一口。
熙微打扮成乞丐婆子往城中走。
「站住,哪兒來的?」
幾個衣著比襤褸好一些,但仍舊破舊滿身贓物的,像是守衛一樣的幾個人走了過來,攔住熙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