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六零養拖油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宋老漢就很佩服:「大夫高明,我這腿三十多年前斷過,現在年紀大了,變天的時候就會疼。」

賈奶奶就道:「我能開個方子,吃一段時間,最好是同時針灸,能緩解大哥這狀況。」

她也不敢胡說,更不敢說能斷根。

楚紅立馬道:「那就請奶奶你開方子吧?到時候就在我們邊上建幾三間房子,你們就住這邊,方便針灸。」

她也沒想到自己運氣這麼好,不僅能找到前世小時候的養母,還能隨手扒拉出一個醫術不錯的大夫。

這必須讓他們住在自家邊上,以後就等於有私人醫生了啊。

宋老漢聽後也同意:「就在粽葉林邊上建幾間就行,明兒我讓人開始挖泥。」

他們是被下放的,肯定不能住的太好,到時候夯個泥牆,頂上蓋茅草就成。

聽到宋老漢的話,金老爺子他們都露出了喜色。

這個時候他們可不會嫌棄泥胚房了。

楚老爺子就擔心的開口:「先前押送我們過來的那些人,老哥你給我們安排到這邊,會不會對你們有影響啊?」

雖然能住房子很高興,卻更明白,要是宋家人被他們牽連了,那他們以後更沒好日子過。

宋老漢黑瘦的老臉笑了笑:「我就說你們成分不好,不放心讓你們住在牛邊上。」

「住在這邊,方便我監督你們。」

人老成精,他也不傻,想要應付過去不難:「那些人又不可能天天來,等他們來了,我就對你們惡劣點。」

楚紅都沒想到,向來沉默寡言的爺爺這麼精明,立馬拍馬屁:「還是爺爺想的周到。」

又對他諂媚笑了笑:「爺爺,他們都是空著手來的,糧食能先支一些,可吃飯的傢伙,倒是要辛苦爺爺了。」

現在的鐵鍋,鋼筋鍋都貴,就算是楚紅捨得給他們置辦,他們也保不住。

倒是爺爺他們那一輩的,大都會點木工,簡單粗糙的木碗木盆這些也能做。

宋老漢沉吟一下,就開口:「先讓你阿爸買幾個泥爐子來,陶盆,提桶,木碗這些,背簍什麼的,村裡有木匠和篾匠,倒是不難。」

「另外的被褥衣裳,」他看向自己的老伴:「你們想辦法弄。」

宋老娘一口應下:「我等下就把咱們冬天衣裳先找出來給他們穿。」

年紀大的人,都怕有個病痛,拖累兒女不說,自己也受罪。

這人有本事,她也願意大方一回。

畢竟自己兒媳以前去省城找大夫開方子,費錢不說還費時間。

正好現在他們手裡也有點錢,還有票,過年能做身新棉襖。

楚紅聽到這,嘴角抽了抽,記憶里,爺爺奶奶的棉襖也是穿了好幾年了。

當然現在的衣裳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

可他們棉衣里的棉花都太舊了,也不暖和了。

不過想到他們的身份,確實是穿舊棉襖更合適,大不了自己悄悄買點毛線回來,讓楚奶奶她們悄悄的織毛衣穿在裡面也不起眼。

宋有糧回來後,聽到爹媽都說賈大媽醫術好,也就同意了他們的安排。

他們的晚飯也是骨頭青菜粥,當然連著骨髓也都吸的一乾二淨,恨不得連著骨

頭都咬成渣渣咽下去。

「這加了骨頭湯的粥確實味道好。」楚丹吃飽後,還不忘纏著親爹:「阿爸你以後去鎮上開會,記得買點骨頭回來啊?」

三不五時的買肉,她是想也不敢想的,家裡沒這麼多肉票。

但是骨頭不用票,燉了喝湯也算是改善伙食了。

宋支書一口答應:「行,以後我會多買幾次骨頭。」

楚紅就好奇的問:「爸,那些知青也是跟你們一起回來的嗎?怎麼安頓的?」

宋支書搖頭:「說是火車晚點了,我明兒再去接他們。」

又起身往外走:「我得去找阿生商量一下,趁著這幾天有太陽,明兒起就先抽出勞動力蓋房子。」

他說的阿生,就是新上任的隊長。

楚紅就趁機提建議:「我不希望咱們這邊人太多,把知青住的地方安排在前面。」

第0章 蘿蔔燉肉

次日一大早,倉庫邊上那口栓繩的大鐵鐘就被敲響了。

這就是上工號,沒過三五分鐘,大家都三三兩兩,說說笑笑的過來準備去倉庫領農具去挖番薯。

這一回,宋支書卻站在高處,拿著大喇叭開始進行思想教育了十幾分鐘,最後由大隊長分配工作。

記分員帶著一些老少都繼續去挖紅薯,順便把紅薯藤收一些堆好給牛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