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六零養拖油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宋大嫂是個聰明人,看到楚紅能打壓住婆婆,就立馬衝過來拉著她的手:「楚紅啊,你就幫我們把家給分了吧?要不然我們真是活不下去了。」

「糧食櫥櫃都是鎖著的,分了錢糧也都不在我們手裡,我們這些大人掙滿工分,兩家的孩子卻吃不飽。」宋二嫂拉著自家和大嫂家的小兒子哭訴:「看他們都是又黑又瘦,再看看小叔他是白白胖胖的。」

「我就不明白了,大哥和我男人,是不是撿來的?」

「要不然怎麼可能這麼偏心?」

邊上的人也七嘴八舌幫腔:「可不是嘛,宋三確實不像是咱們莊稼人。」

有男青年羨慕的看著宋三身上棉衣:「看他身上棉衣都是新的。」

邊上大媽就立馬道:「還別說呢,我就沒看到他穿過打補丁的衣裳。」

有年輕小媳婦想多了:「難不成前頭兩個兒子真的是撿來的?」

另一個小媳婦說出另外懷疑:「有可能是六叔前頭娶的生了兩個兒子就沒了,後頭娶進門的才生了宋三。」

她們敢猜會想,邊上有年輕小姑娘一臉恍然大悟:「那就難怪了,我阿媽就說過,有後媽就有後爹,要不怎麼都說,寧跟著討飯的娘,也別跟著當官的爹。」

有大娘聽到她們的閒話,趕忙道:「瞎說什麼呢,都是她生的,當時我都幫著接生呢?」

「只是老六家的米信,聽算命的說小兒子命好有福,會讓他們享福…」

「快別說了。」

楚紅沒敢答應。

鄉下人都講究父母在不分家。

像他們家,早早就答應分家,實在是爺爺奶奶不願看到二嬸陰陽怪氣說話,還有大兒媳給孫女燉雞蛋羹,她也要說閒話。

可二嬸生了兒子,夫妻倆的感情也不錯,總不能為這點事讓他們離婚吧?

那就只能分家了。

但是村里,卻極少有父母還在就分家的。

除非是兒子生的多,家裡住不下,又全都娶了媳婦生了孫子孫女的人家,才會分家另起房子。

而像六嬸家,小兒子還沒結婚,按著這邊的習俗來說,公婆不答應,是不能分家的。

要是邊上沒外人在,楚紅還能給她支個招,可眾目睽睽之下,楚紅也不敢太過分。

她就趕忙喊住想溜的隊長:「生叔,我年輕不懂事,這事肯定得你們這些長輩來商量。」

隊長就只能停住腳步,盯著宋老六:「六哥啊,你是一家之主,這事你怎麼說?」

楚紅可不耐煩再聽這些瑣事。

清官難斷家務事,絕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她都露過面,就不能攬權,冷冷的看了眼吳知青,就從人群里擠出去。

楚紅出來就看到自家奶奶,二嬸和媽媽都在邊上墊著腳看熱鬧。

還有楚楚他們,也跟著村裡的孩子湊在石凳上看熱鬧。

對這一幕,楚紅已經是平靜無比了。

誰讓現在沒有電視,收音機,也沒什麼娛樂,以至於聽到誰家吵架,大家都是恨不得端著凳子,揣著瓜子去看熱鬧。

她就看到過,原本妯娌只是鬥嘴,這看熱鬧的人還嫌沒意思,你說一句,我說一句拱火,害的人家妯娌打起來。

她就走過去喊人:「奶奶,阿媽,二嬸你們早點回去,外面風大。」

她親嬸子吳巧芳就一臉遺憾:「我們出來的太晚了,都擠不進去,怎麼才這一會兒就消停了啊?」

楚紅忍住翻白眼的衝動,笑的勉強:「二嬸你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啊?要是真的出了事,我爸也是要當責任的。」

吳巧芳就訕訕笑了笑:「我就是隨口一說。」

又對她道:「偉斌他們也要放假了,你記得讓你阿爸多去校門口瞧瞧去。」

她兒子宋偉斌才十五歲,在鎮上讀初二,平時一個星期回來一回,也是帶了米麵去住校的。

楚紅應了一聲,吳巧芳惦記著還沒縫好的被褥,才和吳秀打了個招呼,就催著婆婆回家去忙了。

她是看不上大嫂的,不僅生不出兒子,幹活也不利索,還病懨懨的。

雖然已經分家了,卻覺得公公婆婆這些年還能幹活,倒是替大哥大嫂養家了。

現在自己肚子裡又有了一個,她就想讓公公婆婆來他們這邊住。

回去的路上就對宋老娘道:「阿媽,這些年你們都幫著大哥大嫂把三個孫女拉扯大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