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郑朱很害怕。
他做好了死在半路上的准备。
赵国派出了五个人,由郑朱前往秦国,赵禹前往魏国,赵豹的门客平阳未前往楚国,门客车不害前往燕国,门客陈说前往齐国。楼昌劝赵王与秦议和,虞卿却是劝赵王向诸国求援,结果赵王同时采用了两个人的计策,不过,郑朱觉得,上君应该是更在乎自己这番入秦的事情。
他的处境是所有使臣里最危险的。不只是因为秦国与赵国的关系恶劣,更主要的是,他的大部分路程都是秦国与赵国正在交战的地区,经过这里,显然是会遭受到战争的波及,更何况他还以自己的性命来立誓,要完成秦赵议和的大事,所以在出门的时候,郑朱庄重的向自己的母亲告别,亲吻了蹒跚学步的孙子,叮嘱好了家中的老妻,方才坐上了马车,将生死置之度外。
马车晃悠悠的离开了邯郸,这样的速度显然是不行的,郑朱是答应了上君的,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想到这里,他又连忙让驭者加快了速度,他要不顾一切的赶路,一定要早些到达秦国,说服秦王,让他结束这场战争。
从邯郸出发,要经过马服山,过武安,过涉,到上党郡便可以了,上党郡如今就在秦人的手里,当然,这里如今也是最危险的地区。
驭者也知道郑朱那急切的心情,也就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长鞭,骏马吃痛,跑的也就越来越快,郑朱双手紧紧握着木沿,随着骏马飞奔,这马车也是愈发的摇晃起来,车轮都在不断的呻吟,郑朱始终都没有开口劝驭者减慢速度,如此一路飞奔而去,就是被甩飞了,他也没有开口。
驭者是准备休息的时候,方才发现郑朱不在马车上。驭者非常的害怕,连忙驾驶着马车往后赶,终于,在一路道路旁的草丛中,他发现了不知何时被甩出去的郑朱,郑朱正揉着自己的额头,驭者正要下车跟他请罪,郑朱却是大笑了起来,听到郑朱的笑声,驭者也忍不住的笑着。
两人用了很短的时间,便来到了马服。
郑朱本是不愿意停留的,可是那骏马实在是跑不动了,郑朱也只好在这里休歇一晚。马服乡的监门赵去死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能吏,他热情的招待了郑朱,听闻他的使命,更是敬佩的连连陈赞,郑朱非常的开心,饱餐了一顿之后,他方才想起了什么,说道:“我听闻,赵国有个年轻的贤才,就是马服君的儿子,不知道您能不能带我去拜访他呢?”
监门便领着郑朱来到了赵括的院落之外。
在这个时候,赵括是正准备要休息的,狄进来禀告之后,赵括这才无奈的开了门,亲自迎接这位来自邯郸的使臣。郑朱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眼前一亮,这年轻人高大俊美,风度翩翩,的确是有贤才的威仪,郑朱不敢无礼,两人拜见之后,方才在院落内坐了下来。
“我在邯郸的时候,就听说马服子的贤名,这次我要前往秦国议和,不知道马服子有没有什么建议呢?”,郑朱直截了当的询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赵括听闻,心里也是有些奇怪,他不记得赵国与秦国议和呀?难道是自己的到来对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麽?赵括认真思索了许久,方才说道:“秦国与赵国,都是幅员辽阔,户籍众多的大国,可天下的国家不只是有秦国与赵国,秦赵两虎相争,肯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最后获得利益的也不会是这两个国家,希望您这次前往秦国,能将这些道理告诉秦王。”
郑朱听闻,顿时大喜,说道:“马服子文武双全,是难得的贤才,如果这件事情顺利,我一定会向赵王举荐您的。”
赵括这次却没有多说什么,如果秦国能跟赵国议和,不再打仗,这郑朱举不举荐自己倒是都无所谓了。
两人谈论了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赵括也实在是搞不懂,郑朱这厮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这通宵都不困呢?出于对客人的尊重,赵括也是一晚上没有合眼,这一夜,郑朱都是在跟他聊着赵国与秦国的战事,从他口中,赵括也是知道了很多的事情,他原本以为,在赵王没有换上自己之前,廉颇与白起是打了个平手的。
可他没有想到,如今秦国的将军根本就不是白起,而是一个叫王龁的,赵括前世就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这人该不会是跟王翦有什么关系吧?而更让赵括吃惊的,则是廉颇竟没能打得过这个“无名小卒”,廉颇竟连连失利,不断的丢地折将,赵国已经被迫后退了数十里。
这不对啊,廉颇将军不是很能打麽?
赵括皱着眉头,也有了与赵王一样的想法,为什么廉颇会打不过王龁呢?
郑朱老头火急火燎的离开了马服,走之前,他看了一眼邯郸的方向,对赵括说:“如果事情不顺利,我会撞死在函谷关,到那个时候,请您做赵国的将军,带着赵国的车,讨伐秦国,请您为我挖掉函谷关上的一块瓦石,与我同葬。”
赵括沉默了许久,直到那老头的车消失的无影无踪,方才转身进了室。
如此赶路十几天,当郑朱来到了上党郡的时候,他从当地官吏的嘴里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秦国停止了对赵国的进攻,甚至还后退了不少,让出了一些被攻占的赵国地区,郑朱大喜,这老头开心的手舞足蹈,失态的大笑了起来,他察觉到了秦人有议和的倾向,他也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直接赶往了被秦人攻占的屯留。
当驭者驾驶着马车,来到了屯留城下的时候,郑朱的脸色也是有些动容,城池外,就站着不少的秦国士卒,这些士卒面色肃穆,笔直的如长矛那般,一个个看向郑朱的眼神,是炽热的,他们都在盯着自己的头颅。
郑朱很害怕。
他不是害怕死亡,他是害怕秦国的这些精锐,在到来的路上,他也看到了不少赵国的士卒,那些士卒拦住他,询问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大多都是一副落寞,悲伤的模样,而在对面的秦人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些,他们好像比他们的将领还要渴望战争,听闻,王龁让士卒们撤退的时候,秦人是非常不情愿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郑朱看着这些士卒,更加觉得议和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觉得,就是从各国请来了援军,也未必就能击溃秦人。说不定这些秦人看到那些援军,就更加高兴了,太好了,又多了几万军功!
秦将是一个年轻人,皮肤有些黝黑,笑起来很是温和,但是郑朱却不敢小瞧他,这个年轻人的爵位并不低,他知道,秦国的贵族都是靠军功起家的,这个看起来和善的年轻人,腰间的短剑不知取了多少人的头颅,那年轻人恭敬的说道:“蒙武拜见赵使,大王有令,要我们不能对赵使无礼,请您跟着我去城池内休息。”
郑朱一愣,答应了他。
蒙武带着他进了城池,城池内处处都能看到正在操练的秦人,喊杀声震耳欲聋,郑朱面色平常,视若无睹,蒙武将他带到了一处院落,说道:“我们将军身体不好,特意吩咐我来招待您,请您休息一天,然后启程去往咸阳,大王已经派了应侯来迎接您,他正在路上。”
“老夫怎么能让应侯来亲自迎接呢?”,郑朱也终于不再像原先那样的平静。
蒙武没有多说什么,安排好了郑朱,便离开了这里。
郑朱在这里住了一晚,也没有什么人来为难他,当然,王龁也没有来见他,次日,就有秦人护送着他朝着咸阳出发。他却是不知,此刻,王龁正在不远处的院落内,暴跳如雷,王龁个头不高,脾气却很大,他大叫道:“应侯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是他说可以征伐赵国,如今却要我们后退,还要这样对待赵国的老匹夫!”
“将军,应侯肯定也是有他的道理,也是为了击破赵国。”,一旁的蒙武低声劝道。
“他为大王出谋划策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参与战事呢?击破赵国能有多难呢?让武安君来帮我,我可以在四个月内攻破邯郸!”,王龁愤怒的说着,对范雎却是无可奈何,秦王对范雎很是宠爱,武安君尚且要避开范雎的锋芒,自己又能如何呢?
“哼,若事不成,我定要找武安君,与他一同拜见大王,让应侯不能再在战事上对我们指手画脚。”
蒙武苦笑着,急忙说道:“将军不要说这样的话,应侯他....就是像道路上遇到了问好这样最简单的善意也不会遗忘,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他实在不是可以轻易触怒的人啊。”
ps:已经修改成了签约状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秦的道路,在诸国来说,都是最平坦,最宽阔的了,但是诸国是不太同意这一观点的,尤其是三晋之国,毕竟那是来自西方的蛮夷虎狼,蛮夷之国,无礼也。他们只是靠着那野蛮与残忍来维持强大的军队而已,而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制度,秦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怎么可能会有这样宽阔的道路呢?
即便三晋捂着双眼疯狂的摇着头,大叫着: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这都是骗人哒!可郑朱的感受还是非常深刻的,没办法,靠得太近了,哪怕是捂着双眼,也总是能闻到些味。
秦人甚至都没有拿下整个上党郡,就已经开始了在上党的建设工作。郑朱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秦人挥舞着工具,修建道路,他们这是要将上党融入秦的道路体系之中。郑朱最初是在抱怨秦王的残酷,又在怜悯秦人的遭遇,可是,走得越远,郑朱便越是不敢言语了。
郑朱很害怕。
这一路上,他看到的秦人,都好像是疯了一样。在上党郡修建道路的,都是秦最底层的民夫,可是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抱怨,他们有着黄土铸造的坚毅的脸,布满了丘壑,却无比的坚定,眼里满是自信,看向郑朱的目光,多少都有些不屑。郑朱这一路走来,没有看到一个偷懒的秦人,即使汗流浃背,他们也是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工具。
不像是在忙国家的事情,就好像是在做自己的家事。
在赵国,只有自家的事情,赵人才会这样上心。
甚至他都没有看到这些人开**谈,他们很是沉默,专心忙着自己的事情,分工非常的明确,每隔一段道路上就有十个人,由一位公士,九位士伍构成,郑朱坐在马车上,他觉得很是怪异,就好像自己并没有前进,而是在不断的重复着方才的路程,因为这每一段路上的秦人,从身材相貌到举动,都是一模一样。
“上党郡的道路规格,是秦是不相同的,所以这些人正在扩建道路。”,负责护送的蒙武微笑着解释道,郑朱点了点头,看着道路旁那些看到马车后停下来的漠然的脸,心里却不由得有了些胆寒。议和,必须要议和,赵国不是秦国的对手,不对,任何一个国家,若是不联合起来,都不是秦人的对手!
马车飞速的驶向了尹氏城,郑朱的心情却愈发的沉重。
而在此刻,范雎的车架同样的也在朝着尹氏城飞快的赶去,早在他得知赵国要派人来议和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咸阳,朝着上党郡的方向赶去,范雎心里非常的清楚,这一战,对于秦国而言,是最为重要的战争,这一仗打赢了,远交近攻就算是获得了最大的成果。
范雎必须要亲自赶往,不然,若是要等到郑朱前来拜见,只怕是要等个半年的时间,范雎性子急,他此生最讨厌的就是等待,他要亲自前往上党,在途中与郑朱相遇,这样一来,既能节省了不少的时间,还能表现出秦人对于赵人的礼遇。坐在马车上,范雎闭着双眼,思索了起来。
范雎非常的看重成果,很多时候,他觉得,如果自己的一个决定不能带来双份的,甚至是三份的成效,那自己的这个决策就是失败的。因此,还在道路上,范雎就已经开始思索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亲自前来上党的效益更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两人都是不断的吩咐驭者加快速度,各自怀着自己的使命,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路程之后,一前一后的来到了尹氏城。
风尘仆仆的郑朱老头刚刚下了马车,就看到远处有一人朝着自己跑了过来,他低着头,小步的朝前跑,这是只有迎接比自己尊贵的人时才会摆出来的姿势,郑朱大惊,手足无措,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人就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一旁的蒙武瞪大了双眼,他比郑朱还要惊讶,他何时见过应侯这般模样?
“雎听闻,赵国有贤才郑朱,他是一个乐善好施,举止高雅的贤人,就是赵王见到他也会从马车上走下来,大臣们见到他则会停下脚步来行礼,雎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才能的中人,今天看到您,只能用这样的姿态来拜见您。”,范雎俯身说道,郑朱这才明白了自己面前的是何人。
“朱不敢受您这样的大礼,您是天下有名的贤臣,秦王很是宠爱您,天下士人无不敬佩您,朱又怎么敢受您的礼呢?请您不要再这样羞辱我了。”,郑朱急忙回道,范雎笑了笑,上前拉住郑朱的手,对周围的人说道:“秦国与赵国本是兄弟一样的国家,都是冯亭这样的小人从中作梗,让秦赵交恶,我觉得这样的战事可以结束了!”
蒙武浑身一颤,急忙开口说道:“可是...”
“住口!”,范雎毫不客气的痛斥道,蒙武无奈的低下了头,没有再说什么。
范雎这才拉着郑朱朝着城池大门走去,郑朱此刻已是激动的难以言语,跟着范雎进了城池,道路上的人看到郑朱也是非常的恭敬,范雎又亲自设宴款待他,在宴席上,也没有人敢羞辱郑朱,都是在恭迎附和,范雎更是拉着他的手,再次说道:“秦国与赵国是同姓兄弟之国,韩,魏才是外人,兄弟不将戈矛对准外人,却对准自己?天下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您觉得呢?”
郑朱点着头,激动的说道:“您说的很有道理,秦国与赵国是不该打仗的。”
等宴席结束之后,范雎甚至带着郑朱进了自己的室,两人秉烛夜谈。
郑朱非常的高兴。
他激动的热泪盈眶,坐在室内,他拉着范雎的手,怎么也止不住那泪水,他说道:“我来的时候很担心,没有办法促成赵秦合议,赵国已经发动了四次的青壮,国内见不到蓄着胡须的年轻人,这可是农耕的季节啊,我没有想到,应侯您是这样高尚的人,我很感谢您的款待。”
“我希望赵国与秦国不要再打仗了,我的儿子茄,担任赵国的裨将,他被秦人杀死了,可是我并不怨恨,他是为国家死的,但是我很伤心,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我希望战事能早点结束,不然会有更多赵人,秦人的儿子死在战场上啊。”,郑朱擦拭着眼泪,连连呜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范雎看着他,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谢谢你啊,应侯,赵国人不会忘记您的恩德,我太开心了,从茄战死之后,我从未如此的开心过...”,或许是喝的酒有些多了,郑朱就这样呢喃着,渐渐倒在了床榻上,睡了起来,脸上依旧是带着笑容,还有泪痕。范雎站起身来,看着面前的老者,神色复杂,最后也只是长叹了一声,没有言语。
抱歉,如果我不这么做,才会有更多秦人的儿子死在战场上。
次日,范雎带着郑朱,再次踏上了旅途,两人这是要去拜见秦王的。这一次的旅途,郑朱终于放下了那沉重的使命,与范雎有说有笑的赶路,范雎并不急切,一路上带着郑朱观看秦国,亲自为他讲解,郑朱当然也不急,毕竟范雎已经答应了他要议和,而且秦国的军队也停止了进攻。
.....
魏国,大梁。
“如今暴秦侵略我们,攻占了赵国的城池,杀死了赵国的官吏,赵国与魏国乃是兄弟之国,我请上君能派出援军,帮助赵国,击退秦人的侵略!”,公子赵禹恭恭敬敬的朝着魏王俯身行礼,方才诚恳的说道。
魏王圉,眯着那细长的双眼,不悦的说道:“寡人听闻,赵国与秦国才是兄弟之国,还说要一同讨伐我魏国啊?”
“上君不能相信这些流言啊,这都是秦人的离间之计啊。”,赵禹大惊,急忙说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