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鄭氏大喜,觀公婆神色,就知道他們並不反對,當即有了想法。

家宴上三言兩語定下主意,接下來如果柳家那邊態度如初,親事應當會就此定下了。

王令嫻從旁聽著,暗中比對王宗赫和母親的臉色,覺得與其說是兄長娶妻,不如說是母親。

好在因割腕那件事,家裡現在都不敢催著她定親結婚,她樂得自在,也不想引起他們注意。

**

李貴妃這胎生得艱難,小皇子早產體弱,她自己也因剖腹險些丟了性命,休養一兩個月才勉強恢復精力。

兩位主角都不方便,小皇子的滿月就沒有操辦,而是等到百日再擺宴。

按李貴妃意思,只要請父母親、弟弟弟媳還有妹妹即可。大長公主想熱鬧些,給女兒添喜氣,提議請往日和她要好的一些閨友,時而會碰見的王家姐妹也沒落下。

估摸著大約有二十餘人,李貴妃著人去請示建帝,得他應允後再一一請人。

百日宴這天正好初十,是建帝新定下的升朝時間。

如今一個月升朝五次,分別為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這幾日,其餘時候若有要事,則由內閣單獨覲見,向建帝呈稟。

剛解決完蒙古和談一事,暫時也沒什麼天災人禍,官員們稟報的都是些日常事務,建帝聽得倍感無趣,留下一句「由內閣決斷」,就結束了還沒超過兩刻鐘的朝會。

百官面面相對,都看到彼此眼中無奈。

陛下越發懶怠了,本來一月上朝二十日,現在變成一月五日,每次都不到半個時辰,長此以往,恐怕比之先帝還不如。

至少先帝裝模作樣的時辰可比這位久。

提起來,他就以養身為由頭。誰敢攔著陛下休養呢,龍體有恙,他們可無法擔責。

本以為是中興之主,誰成想……

官員們慢慢往太和殿外走,王維章則有意停下,大理寺其餘官員看出他的意圖,接連向上峰告退,先行離開。

等兒子王宗赫走到身前,他低聲問:「你為何也來上朝?」

王宗赫在翰林院歷練了兩個月就被調任吏部,任主事一職,按品級並沒有上朝的資格。

「柳閣老令我隨行旁聽朝會。」王宗赫話落,柳文宗已走到父子身邊。

「閣老。」父子倆同時敬稱。

「有能者不該拘泥於尋常規矩。」柳文宗笑道,「克衡剛來吏部,就為我解決了官員考校的大難題,是可造之材,我便特意帶他旁聽朝會。廷尉可是覺得不妥?」

「閣老抬愛,只是他年紀尚輕,又初到吏部,且……此舉恐怕容易為閣老引來非議。」實際上,王維章擔心的是兒子風頭太過,引來針對,但場面話還是要說的。

柳文宗哈哈笑兩聲,身邊吏部兩位侍郎就道:「廷尉多慮了,閣老愛才眾所周知,誰會非議?若是其他人有能耐,我等同樣會破格重用。」

柳文宗頷首,「你擔心的是兩家結親之事會引來議論罷?舉賢不避親,我看重克衡,與他身份無關,不管他是不是即將成為我的孫女婿,都會如此。如今陛下忙於休養,朝中有能之士越多,越能為陛下分憂。」

此前奉皇命查案時,王宗赫查到吏部官員身上,且明知此人頗得柳文宗信任,依舊把「真相」報了上去。但在事後,他又私下找到柳文宗,向他「請罪」。

柳文宗當時就有些欣賞這個年輕人,比其祖父王貞多了分秉直,又比其父親王維章添了分圓滑,才華手段樣樣不缺,簡直是天生當官的好料子。

他一時意動,才有了後來兩家說親的事。

如今王宗赫即將成為他的孫女婿,他自然大力培養,器重程度幾乎要比過親孫子。

柳閣老這麼說,王維章自然不好再有異議,只能把話按在心中,準備等回家後再告誡兒子,讓他務必謹言慎行。

**

承乾宮,眾人在等待建帝駕臨開宴,等到的卻是他國事繁忙,要晚些時候再來的消息。

他暫時不來,許多人心中其實鬆了口氣,在李貴妃面前不敢顯露。

李貴妃神色淡然,「那我們就先開宴罷。」

由於小皇子羸弱,百日宴精簡許多,奶娘嬤嬤們抱著他走了一圈,冠衣、送福等儀式過後,就把人抱回了住處。

眾人邊享宴、邊賞戲,在座的都是女子,又都是李貴妃的熟人,盡可以隨意聊天,讓她當真有種回到閨中時光的感覺,一時晃神,感覺到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不由觸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