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她手腕的手微松,後退一步,正當清蘊以為他要知難而退時,李審言又猛得抵過來,貼在她耳側,不輕不重地「汪」了聲。
聲音還在耳畔迴響時,人已經迅速撤離,那雙丹鳳眼盈著挑釁。
清蘊原地怔了會兒,轉而又笑起來。
不同於剛才帶著捉弄試探的意味,這次的笑很真實。
她誇讚道:「學得很像。」
李審言:「……」
無話可說的成了他,不知為何,耳根竟泛起極淡的紅。他連來意和嘲諷王宗赫的事都忘了,就這樣看著清蘊往回走。
清蘊的心情倒是微妙地好了些,因楊翊那些話而帶來的複雜情緒暫時被拋到了一旁。
兩人分前後離開了這塊地方,清蘊先去看望大長公主,得知她只是因近日勞累而犯病,好好休息就沒大礙,才放下心來。
身邊沒有別人在,連楊翊也被帶出去了,她道:「母親不該擔心太多,國公爺連文昭帝的性命都準備留下,更不會傷害翊兒。」
大長公主:「他今日是不想,往後也會如此嗎?」
清蘊無法保證,那個位子與眾不同,一旦坐上去,誰也不能保證此人心性會一如以往。
此事問她也沒用,大長公主換了個話題,「猗猗,其實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
清蘊嗯了聲,認真傾聽。
「少思當初,真的是……時間到了,才病重的嗎?」
與她對視片刻,清蘊頷首,「是。」
大長公主長長舒出一口氣,喃喃道:「那就行,那就行。」
她很怕自己連兒子去世的真相都不知道,或者說,她怕自己撫養那個孩子,是對不起少思。
如果先帝真是害死少思之人,那麼,把念子之情寄托在翊兒身上的她,豈不成了天底下最可笑的母親。
清蘊:「正值特殊時刻,您和齊國公曾為夫妻,是風口浪尖的人物,有心人要做什麼肯定會想從您這兒下手。那些消息真真假假,還是不要隨意聽信,專心養好身體,和琪瑛、翊兒一起就好。」
大長公主頷首,「你說得對。」
轉頭問:「剛才和翊兒商量得如何?」
第91章 她不該邁出第一步
清蘊把剛才和楊翊的對話大致複述了遍, 隱去李審言的出現,著重體現出楊翊和尋常孩子不同的思維。
她不想說這一定是血脈的傳承,楊翊自幼隨李貴妃生活在承乾宮,有那樣一位生父, 可能時常處於心驚膽戰中。
聰慧、敏感、體弱, 又生活在權力頂峰與危險交織的地方, 由此造就與眾不同的心性, 可以理解。
大長公主沉思了會兒,緩緩道:「這孩子……是有些不一樣。」
她道:「當初得知婉儀去世, 他一滴淚都沒落,而是告訴我,婉怡被先帝所害,讓我殺了先帝。」
那時候大長公主沉浸在失去女兒的痛苦中,對建帝同樣有怨懟, 因此不覺得外孫的話可怕, 反而隱隱贊同,回想起來方覺心驚。
哪個孩子會張口就對自己的父親喊打喊殺?
大長公主帶兵時殺過不少人,她曾想過自己接連失去兒女是不是造了殺孽的報應。想到外孫, 她情不自禁握住清蘊的手,「如果他和先帝一樣……」
「不會的。」清蘊肯定道,「翊兒才五歲,這麼點大的孩子, 正需要長輩的教導。他只是喜惡相較於常人更明顯, 只要母親好好教, 挑選好先生, 讓翊兒明辨是非對錯就行。」
在她篤定的語氣下,大長公主慢慢點頭。
「當務之急, 是讓翊兒願意站出來指認柳太后。」清蘊道,「母親,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和大長公主談心過後,約定好明日再來,趁著還沒有歸家,清蘊就讓馬車換了段路,帶著王宗赫一起來到姜玲家中。
來得很巧,正好是姜玲和她的孫子江衡在家。
王宗赫沉默地站在清蘊身後,與眾不同的氣勢和身居高位數年自然而然的威嚴讓姜玲略顯侷促,她是第一次見到清蘊的夫君。
清蘊笑著向兩人介紹彼此,王宗赫微微頷首,他知道姜玲此人。
清蘊說出來意,「我來找衡兒,有些和靜王相關的事,想問問他。」
靜王興致來時,會去清蘊和李琪瑛合辦的學堂,在那兒結識了大他兩歲的江衡,兩個孩子很合得來,有時候還會特意相約一起遊玩。
姜玲緊張,「這孩子是做錯了什麼事嗎?」
「沒有。」清蘊寬慰她,「他沒犯錯,也沒有禍事,是我有話問他。」
姜玲長舒一口氣。
江衡正在屋檐下放的小桌子上寫寫畫畫,走近一看,正在做算學。<="<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