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只這一點,清蘊認為,三哥和李審言都值得欽佩。

對她的讚賞,王宗赫格外受用,借著聊天的時機,把到虹縣以來的事原原本本說了遍,他知道清蘊也好奇。

說罷正事,天色已然昏暗,清蘊不欲打擾王宗赫休息,準備離開,在剛起身時被他拉住,抱入懷中。

觸碰到人,感受熟悉的氣息,王宗赫才終於有了真實感,在清蘊發頂印下一吻,「猗猗,我……」

稍作停頓,再緩緩道來,「此事是我承太子恩情,他要錢財、效忠乃至我的性命都可以,但都與你無關。你無需為了我,特意去照看他。」

說著,抬手揉她的發,「好嗎?」

他的語氣輕而柔,帶著自己都不曾意識到的絲絲懇求。清蘊便知道,敏銳如他,肯定察覺到了什麼,只是選擇了視而不見。

是現在如實告知,還是等兩人徹底痊癒,歸京再處理此事?清蘊尚未做出決定,門外一聲「不好」已經代她做了回答。

李審言是為了以防萬一才過來看一看,說到底還是怕清蘊經不住哄,轉而後悔答應的事。

一日沒見到和離書,他就一日不會放心。

事實證明,他的擔憂很正確。

顧不上自己如今外貌的「突出」,李審言大步入內,冷冷道:「光天化日的摟摟抱抱,成何體統,趕緊鬆開。」

且不說已經入夜,更何況……王宗赫神色緊繃,「即便是太子,也無權阻礙臣和內子親近。」

第110章 扯頭花

「我沒有資格嗎?」李審言下意識想說出這句話, 轉而想起,陸清蘊只答應和離,沒答應其他,且這倆人現在還是夫妻關係, 他還真沒資格。

不過在鬥嘴方面, 李審言不可能認輸, 很淡然道:「我的意思是, 客人來了,就這樣招待?」

王宗赫:「……是臣失禮了。」

刻在骨子裡的君子風度讓王宗赫很難在此時對李審言口吐惡言, 尤其是在對方剛救了自己一命的情況下。

他招待起李審言。

李審言如今的形象算不上好,王宗赫頂多消瘦些,而他的頸邊、臉側以及手臂都還留有斑痕、創口,這也是之前照鏡子時他突然沉默的原因。

但事急從權,相貌一時半會恢復不了, 這邊卻不能掉以輕心。

聊著聊著, 清蘊看這兩人誰也不願先提出離開或休息,最後竟坐下談起了正事。從虹縣瘟疫說起,到王宗赫此行巡官的收穫, 再到如今的官員任免。

她乾脆取來香料煮茶。

早在前朝,王宗赫在柳閣老手下任職時,就提出了對官員考校之法的改良。鎮安帝登基後沿用此法,所以這次才欽點王宗赫巡視南直隸。

李審言始終覺得這法子缺點什麼, 瞥一眼在旁邊專心煮茶的清蘊, 「你的《考成八則》雖然有些用處, 但如果真按你說的三年一察, 那些蠹蟲早就把百姓吃干抹淨了。」

王宗赫:「所以臣向陛下諫言,增設暗訪御史, 隨後……」

「暗訪?」李審言打斷,「就像你這次這樣,險些被人燒死?」

沉默一陣,王宗赫撩起眼皮,「願聞太子高見。」

語氣中含著只有彼此才能察覺的微妙嘲諷。

術業有專攻,在王宗赫心中,李審言終究是個武夫。曾經的李審言憑藉武力,在前朝楊煦身前展露頭角,後來跟隨鎮安帝四處征戰,說明他天生適合領兵作戰。

但於文治一道,王宗赫不認為對方會勝過自己。之所以提這些,不過是有意找茬罷了。

李審言感受到了,沒生氣,視線在屋內慢悠悠轉了圈,忽然笑了,「我曾和陸夫人一起去巡視過祭田。」

「所以?」

「她巡田之前就會做足功夫,講究望聞問切。」李審言憶起往昔,不緊不慢道,「其實考校官員也就這個方法,望其治下鄉野,聞其百姓口碑,問其錢糧實情,切其政令得失。《考成八則》里大部分都只重政令暢通與否,怎麼可能得到民生實情?」

王宗赫意外,沒想到李審言直接說中要點。這個缺陷他當然清楚,且從一開始制定就知道。

官場上並非有能力就能出頭,還需要學會和光同塵。所以,他那份考成八則多少契合了楊煦的想法,因楊煦為了享樂,往下頒了好些不同尋常的御令,當然願意用下面官員是否完成御令要求來考校他們。

李審言轉向清蘊,「陸夫人覺得,是不是?」

清蘊同樣訝然,李審言默默觀察之時,竟看到了這麼多。

他雖然沒怎麼受過士大夫教導,也不耐煩讀書,但看待事情總有種驚人的、野獸般的直覺。

世人通常稱之為天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