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緩緩吐出一口氣,清蘊輕聲道:「我和三哥做不成夫妻,仍是兄妹。作為表妹,我可以去看望他、關心他,但他會以兄長的身份看我嗎?長痛不如短痛,糾纏不休,他永遠都放不下。」

疏影:「……夫人說得有道理,世人如果都像您這樣理智,就不會有那麼多痴男怨女了。」

疏影這絕非誇獎,而是為自家主子不平,出言嘲諷。

清蘊沒說話,白芷忍不住道:「三公子自己答應的和離,和離書都拿去了官府,京城皆知。木已成舟的事,再做出這種姿態,就是為了讓你們感慨他痴情、責怪我家主子無情嗎?」

她橫眉冷對,圓目怒瞪,疏影被說得啞口無言,想要反駁,最終啞火,垂首道:「是我失言,對公子關心則亂,絕不是真心責怪您。」

「你怪不怪,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白芷隔在他和清蘊之間,「走吧,今後我不會再給你引見。」

知道自己徹底得罪了白芷,疏影抿唇,最後看眼清蘊,道一聲「抱歉」後快速離去。

白芷仍氣得不輕,寡言少語如她都冒出一大串的話了,「真該把藉香帶來,剛才就能把他打出去。」

清蘊倒是笑起來,抬手抱住她,「謝謝你,白芷。」

白芷略為不好意思,輕輕回抱,「主子不必自責,男子可以選妻,您當然也能挑夫婿,不合則散,很尋常的事。」

「很多人不這麼想。」清蘊朝李審言藏身的樹後看了眼。

他剛才很懂事地沒有現身。

白芷接著說:「主子是不是要寫信回去?」

「白芷越來越懂我了。」清蘊笑著答,「我確實要寫封信拜託各位長輩。」

說著話,兩人一同回水雲觀去。

李審言原地沉思。

**

年底除夕和太后壽辰相近,清蘊收到旨意,坐上鎮安帝派來的車駕,進宮為太后祝壽。

「文襄夫人。」剛被引進內宮,清蘊便聽到有人喚自己,定睛一看,是曾打過交道的盧太夫人。

盧太夫人與太后是舊識,也是孟集的母親。她有個待字閨中的孫女孟茵,一度被太后視為太子妃。此次太后特意邀祖孫二人來聚,用意不言而喻。

孟茵臉蛋豐潤,目光清亮,對清蘊有許多好奇,最終化為善意的笑,「文襄夫人。」

她今歲十八,清蘊已二十有四,看她就像看小妹妹,回之一笑,「孟姑娘。」

兩人打過招呼,前後往太后宮中走去,遠遠就瞧見站在那兒一身玄色常服的太子李審言。

孟茵往祖母和清蘊身後躲了躲。

清蘊有些訝異,瞄了瞄李審言,難道他還故意嚇唬過人家小姑娘不成?

除去清蘊和盧太夫人祖孫,另有五人來為太后慶生。當著外人的面,李審言還是很會裝模作樣的,鳳目生威,神色淡然,朝眾人微頷首,就走向別處。

眾夫人對李審言一陣誇讚。

落座後,清蘊和孟茵相鄰,兩人算不上熟,她也不欲交淺言深。但孟茵很是自來熟,打開話匣後就滔滔不絕,看著盧太夫人發愁,「祖母和太后聊得這麼開心,希望她不要忘了來意才好。」

清蘊飲了口米釀,並未發問,也沒想了解,孟茵自己就把事情給三言兩語講了出來。

太后想把她定給太子,她本人和家中都不大願意。她覺得太子年長自己太多,又兇巴巴,兩人連話都說不上。

孟家不願意,則是一個很簡單的原因,他們覺得太子克自家女兒。

克?清蘊下意識看過去。

孟茵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自從太后和我祖母說過一回後,我就三天兩頭出意外,不是丟東西,就是被賊偷,途中還染了場風寒。祖母幫我去寺廟求籤,說是大凶,提醒我在姻緣一事要慎重。」

孟家立刻想到自家姑娘不能嫁給太子。

沒嫁過去就這麼倒霉了,真成婚豈不要丟掉小命。

清蘊:……這八成是李審言的手筆。

「那……準備如何說呢?」清蘊有些好奇。

「就如實說。」孟茵道,「太后篤信佛理,深知命理之言。祖母說,她老人家會理解的。」

不。清蘊想,對於盼孫媳心切的太后來說,還真不一定會把這說法當回事。

但清蘊顯然小看了李審言。

待她隨眾人陪太后看戲時,邊上請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僧時,清蘊眼皮猛得跳了下。

這不正是當初的法顯麼?

當初得知他出門雲遊去了,清蘊還以為這人終於知曉危險,要遠離京城了,居然又出現在此處,還敢進宮。

李審言含笑,說知道祖母信佛,特意為她請來的雲遊高僧。

太后精神大振,和法顯交流佛法經書,連連頷首,末了意猶未盡誇讚,「大師真乃高人,一席話使老身撥雲見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