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直男?喝點四氫呋喃調理一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林翊只能期望對方是真心想來學習的,既然對自己的工作這麼認真,在工作中應該不會太難溝通。

「只要不干擾日常工作,我不介意。」

「好,我先把劇組的聯繫方式推給你。節前我們不開新測試,這一組掃尾的時候你正好和他們聊聊,他們也在趕進度。」

不占用假期,太好了。林翊長舒一口氣。

導演的帳號明顯是工作號,名字就是真名,加上好友簡單打過招呼,導演就把林翊拉進了一個小群。

林翊打開群成員列表,人數不多,大都設置了群名片,寫著各自的職務。

除了剛進群的林翊外,只有一個人沒有群名片,他的名字是江流。

演員嗎?林翊在腦海中搜尋過自己為數不多記得住的演員姓名,沒有一個叫江流的。

在他的記憶中,和江流相似度最高的名字是江流兒,也就是唐僧的俗名。

這,該不會是個和尚吧?

科幻劇組裡會有和尚嗎?

林翊搖頭,用手指梳了一把自己的劉海,戴上護目鏡。

現在還沒人找他諮詢,先處理今天的實驗吧。

林翊怎麼也沒想到,在他處理兩組實驗廢棄物的這點時間裡,這零星幾個人的群聊居然討論了上百條消息,其中不少是向他提問的。

簡單瀏覽一遍消息記錄,他終於理解了崔教授說的「豐富科研工作細節」是什麼意思。

這位導演的提問極其瑣碎,林翊光是想像一下該用多少文字來回復、解釋,就一個頭兩個大了,只好詢問導演是否方便語音溝通。

對方似乎正等著他的回答,下一秒就發起了群語音。

「不好意思,打擾你工作了。你們日常實驗中是可以戴耳機的嗎?」

林翊收好手機,重新戴上手套:「這需要看具體實驗類型,需要聽覺輔助判斷的不能戴,實驗內容有電磁干擾的不能戴。至於其他的實驗,就像一般不建議走路時戴耳機聽歌一樣,每個人有自己把握的度,可以自己判斷,但因此干擾工作也要自己負責。」

語音里傳來紙頁翻動和書寫的聲音,片刻後導演又開口:「一個材料學者在生活中會有什麼獨特的習慣嗎?就像學化學的人握住瓶子時習慣把標籤朝向手心。」

「材料是交叉學科,可以看他的第一學歷和研究方向……」

林翊思索片刻,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經驗,一點一點回答導演的問題。

處理實驗廢棄物需要集中精神分離其中的各種物質,分別妥善處理。漫長枯燥的工作過程和少量但必須精確的分類判斷是互相矛盾的,若因太過枯燥而走神分錯類,廢棄物在取出設備接觸空氣的瞬間有爆燃的可能,因此林翊習慣於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這項掃尾工作。

今天和劇組聊聊,倒也提神。

導演把這會兒能想到的問題都問了,語音里一時沉默下來。林翊這邊也處理完廢棄物,眼看差不多是下班時間。

「林先生很擅長分心二用吧?」

低沉澄澈的嗓音,像第三泡茶,和導演一把滄桑的煙嗓截然不同。林翊眨了眨眼,繼續對儀器做例行檢查。

「還好,習慣了。你是演員?」

「嗯。」對方頓了頓,似乎意識到什麼,「我叫嚴入海。」

入海……江流入海。他是剛剛才意識到自己沒改群名片嗎?

可惜林翊還是不認識這個名字。不過,聽著嚴入海的聲音,林翊覺得對方不是那種在片場用「一二三四五」代替台詞的演員。

「多謝林博士,今天收穫很大,我先整理一下。哦對,小嚴年後想到你們實驗室學習學習,我和崔教授說過的,林博士多擔待啊。」導演說完就急匆匆結束了語音通話。

嘶。林翊無聲地倒吸一口氣,搓了搓手臂上的雞皮疙瘩。下次通話他還是和導演說說吧,日常里用某博士這種稱呼實在是太……

林翊收拾完實驗室,重新掏出手機,退回群聊一翻,嚴入海果然修改了群名片,還給他發了好友申請。

嚴入海的頭像是一張風景照,林翊忍不住多看兩眼,總覺得這張圖眼熟中透著陌生。

實在想不起來在哪見過這張圖,林翊搖頭,他現在要迎接假期了。

直到假期真正來臨,在前往蓉城的飛機上,林翊想起來了。那張風景照拍的是都江堰,他做旅遊攻略時看到很多都江堰的圖片,但沒有見過完全一樣的,大概這是嚴入海自己拍的照片。

頭像用都江堰,名字用江流,嚴入海好像很喜歡江水。

不過林翊是沒有安排都江堰行程的。他當了一年科研牛馬,此行是為蓉城和傳說中的慢節奏生活而來,能躺則躺,懶得深入探索人類偉大工程。

為此,他特意訂了一家評價不錯的民宿,評論說這家是屋主自住的別墅分出兩間客房做民宿,屋主人很不錯,住在這裡令人放鬆。

林翊實地考察,屋主是一對很有氣質的中年夫妻。這種形式的民宿相當於住進別人家裡,但屋主很有分寸,既有家的溫暖,又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的確很好。

他們還養了一小片花園,花卉不多,但看得出是有人精心照料的。桌椅和藤架的布局也很舒適,林翊驚訝地發現,晚上靠在這裡竟然能看到星星。

地理位置上離市中心遠了些,卻在這裡找到了彌補。林翊靠在躺椅上,思考自己還能在這個露天花園裡扛多久寒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