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那溫柔善良的師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正午過後,阿寧將最後一屜包子賣了出去。她將今天賺到的錢放入錢囊中,輕輕顛了顛,然後與爺爺一同收拾完攤位,往家的方向走去。

路上,老爺子將阿寧手上拿著的東西放入身後背著的竹筐中,又牽起她的小手,走過腳下的碎石路。

「阿寧,爺爺今天問梁大爺要了這一個月的工錢,加上之前賣包子的錢,我們小阿寧可以去學塾上學了!」

老爺子低頭望向阿寧,眼中是掩不住的笑意。

阿寧聽到爺爺的話語後,不由得愣在原地。她知道爺爺這些日子一直在忙著賺錢,卻不成想他這麼辛苦掙錢,竟是為了能讓她去學塾。

其實這草坊村一開始是沒有學塾的,是前幾年一位富商途徑此地,見此處山林僻靜,便一擲千金為草坊村建了一處學塾,接納附近村莊的適齡兒童。

一開始村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十分高興,紛紛為自己兒女感到欣慰。但商人重利,學塾免費對外開放了一年後,他就開始向眾人索要束脩費。

束脩費對村民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為了能讓自家兒女繼續留在學塾內讀書,還是有不少村民咬牙支付了高額的費用。

可這高昂的束脩費,並非所有人都能承擔得起。阿寧在學塾讀了一年書後,最後還是因為爺爺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只能無奈退學。

阿寧回家後沒有哭也沒有鬧,只是小聲地跟老人說以後她可以在家陪爺爺了。

老爺子看到阿寧如此懂事,心裡更加自責,也因此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阿寧重新回到學塾上學。

那日之後,老爺子出去的時間肉眼可見地變多了。

阿寧看著爺爺每天早出晚歸,慢慢猜到他出去是為了掙錢,於是乖巧的她也開始陪著爺爺一起早起,去外面賣包子。

起初老爺子是不讓她跟著的,但阿寧一直堅持,他便沒有再說什麼。沒多久老爺子又去客棧找了梁大爺,然後就變成了阿寧在客棧外面賣包子,老爺子進去客棧幫忙,忙完後他就出來接阿寧一起回家。

兩年的時間,老爺子日夜辛勞,終於湊夠了束脩費的費用。他牽著阿寧的手,一步一步往前走。

阿寧看著眼前頭髮花白的老人,心裡更多的是心疼,她輕聲開口,語氣是異常的堅持。

「爺爺,阿寧不去學塾,阿寧想陪著爺爺賣包子!」

老人微微一愣,隨後停下腳步,用手摸了摸阿寧的頭,語重心長地說:「阿寧,爺爺沒有文化,沒讀過書,連給你起個名字我也不知道該起什麼。」

「你去學塾,那裡有夫子,還有很多跟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你在那裡能學到很多。爺爺給不了你富裕的生活,但是讓你去學塾讀書,爺爺還是能做到的。」

阿寧頓了頓,她輕輕點了點頭,並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跟著爺爺繼續往前走,眼眶卻微微濕潤了。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打在路上,碎石路上映著一老一小兩道背影。

第2章 變故起

寂靜的夜晚,蟬鳴聲不斷,阿寧坐在院子的石板凳上,抬頭看著天上皎潔的月亮。

月光如水,打在小女孩臉上,仿佛是溫柔的,卻又帶著一絲寒意。

晚膳時爺爺一直在跟阿寧說去學塾之後的注意事項,阿寧在旁邊安靜地聽著,嘴角微微勾起。

老爺子洋洋灑灑地說了一通後就往隔壁王叔家去了,他說要去找王叔問下學塾的繳費事宜,順便讓王志以後在學塾里幫忙照顧一下阿寧。

王志是隔壁王叔家的兒子,比阿寧大一歲。兩孩子年齡相仿,王志平常下學就會過來找阿寧一起玩,偶爾也會將自己在學塾里學到的東西教給阿寧。

老爺子簡單跟阿寧交代了一下就出門了,留下她一個人在家,並囑咐她絕對不要出去。

阿寧靜靜地托腮,腦海里回想起這些年跟爺爺相依為命的日子。

自阿寧有記憶以來,就一直和爺爺生活。她是在幾年前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同齡小孩不同的。附近家的小孩都有爹爹和娘親,但她身邊卻一直只有爺爺一人。

阿寧心中充滿疑惑,為什麼別的小孩都有爹娘,而她沒有呢?她的阿爹阿娘又是何人呢?

阿寧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當天便開口向爺爺詢問。

老爺子當時正在院子裡砍柴,聽到阿寧的問話後手上的動作一頓,似乎在思考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半晌,他放下手中的斧頭,走到當時只有五歲的小阿寧面前,半蹲下來,腦中回想起當年第一次見到她的情景。

老爺子第一次見阿寧是在梁大爺的客棧里,當天早上,他像往日一樣在客棧外面擺攤賣包子。

正午時分,老爺子收拾完攤位準備回家,經過客棧門口時,突然想起梁大爺欠他的一頓酒。

他跟梁大爺是認識幾十年的酒友,二人平日裡一有空,就會相約喝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