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明明還小卻要給人當哥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玄平跪地謝恩,心中卻明白,皇帝早已對他失去了信任。

「只是……」皇帝不抬頭看他,只是把玩手中佛珠,語氣平淡,「愛卿之子李然現任刑部侍郎,不知是否也要一同辭官回鄉?」

李玄平驀地驚出一身冷汗,連連彎腰拱手道:「犬子才幹不多,勝在一片拳拳之心,若是能得皇上青睞,願為皇上效犬馬之勞。」

皇帝能放他走,但是卻不能放李然走。雖說皇后亦是他的女兒,但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皇后誠然只是皇后而非李氏之女。

若是李然也走了,豈不是在明擺著昭告皇帝,他們李家同北安王同仇敵愾亦藏著反叛之心嗎?

皇帝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兩人虛以逶迤寒暄幾句,皇帝便藉口去皇后宮中叫他走了。

李玄平起身離開皇宮,宮道之上,背影顯得格外蒼涼。

-

隨著李玄平的離去,朝中局勢變得更加微妙。

皇帝開始加緊為梁梁謀劃,生怕自己一旦駕崩,年幼的皇孫無法應對季汝珣的威脅。

一日,皇帝留宿皇后宮中。

皇帝倚在軟榻上,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扳指,目光沉沉地望著殿外的夜色。

一側案幾軟座上的皇后眸色深邃,卻壓下心間無限思量,不著痕跡的嘆息一聲,旋即換上笑容,輕輕為他斟了一杯茶,柔聲道:「陛下,夜深了,該歇息了。」

父親已經辭去官職歸鄉了,李然仍在刑部任職,官場上波詭雲譎變動不已,人人都感覺風雨欲來,只是不知那日是何時。

她知道,若是真的有哪一天,她必是自身難保了,只求弟弟能夠抽身而出,她能做的,便只是陪著皇帝走完這一程,那些恩愛恨怨便都隨風去吧,她已無力改變。

皇帝接過茶盞,卻並未飲下,只是緩緩摩挲著杯沿,似在思索什麼。

片刻後,他抬眼看向皇后,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試探:「皇后,國丈辭官歸鄉,丞相之位空缺,朝中不可一日無相。不知皇后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皇后聞言,神色如常,心中卻微微一緊。她知道,皇帝這是在試探她的心思。

她放下手中的茶壺,輕輕撫了撫衣袖,沉吟片刻後道:「陛下,丞相之位關係重大,需得才幹出眾、忠心耿耿之人方能勝任。臣妾雖久居深宮,但也聽聞朝中有幾位大臣頗有才幹……」

「哦,說來聽聽。」

「不知陛下可曾考慮過宋氏的宋靈昀?」

皇帝眉梢微挑,語氣中帶著幾分興趣:「哦?宋靈昀?朕倒是聽過他的名字,據說此人年輕有為,頗有才幹。只是……朕想知道,皇后為何覺得他合適?」

皇后微微一笑,語氣溫婉:「宋靈昀雖出身寒門,但學識淵博,處事沉穩,且無世家根基,亦無姻緣紐帶,與朝中各派皆無利益牽扯。這樣的人,既能專心為陛下分憂,又不會因私心而動搖朝綱。況且,他年輕有為,若能得陛下重用,必能盡心竭力,為朝廷效力。」

皇后神色遲疑,似還有話要說,皇帝看出她猶豫的神色,便出言推了一把:「皇后但說無妨。」

皇后笑了笑,「想必,臣妾所想,和皇上您想的應是一樣的。」

兩人相視,眸中都透露出心有靈犀之色。

「那宋氏一家,對梁梁和康康多有照拂,臣妾亦是去過幾次宋家,看得出宋氏對梁梁和康康的一片真心,若是宋靈昀委以重任,想必在梁梁獨挑大樑之時,能夠一心輔佐。」

皇帝聽罷,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

他放下手中的茶盞,緩緩道:「皇后所言極是。宋靈昀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朕也曾聽聞他在刑部任職時,辦事幹練,頗有建樹。只是……他畢竟年輕,資歷尚淺,若是驟然提拔為丞相,恐怕朝中會有非議。」

皇后輕輕一笑,語氣從容:「陛下,資歷固然重要,但才幹與忠心更為關鍵。宋靈昀雖年輕,但若能得陛下信任,必能不負所托。至於朝中非議,陛下只需稍加安撫,便可平息。況且,如今朝中局勢微妙,陛下正需一位無牽無掛、忠心耿耿的丞相來輔佐。」

皇帝聽罷,沉吟片刻,最終點了點頭:「皇后所言有理。既然如此,朕便考慮提拔宋靈昀為丞相。只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皇后微微一笑,柔聲道:「陛下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