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代替原主問的。
那三個曾經欺負過原主的人,法治社會麼,叢夏也不好做別的,只找了幾個吸食du品的人,花錢請他們跟那三個人做「好朋友」。
du品,是非常危險的東西,它能毀掉一個意志堅定的人,當然也能毀掉那三個人間渣滓。
然後再順勢勾著那三個人去小賭場,去些非常不正規的同志酒吧,次數多了,那三個曾經欺負過原主、逼得原主患了抑鬱症的渣滓,就走入了叢夏的圈套。
現在正在經歷曾經的他們再不曾想像到的痛苦和絕望。
前世的林叢夏所經歷的那些,這些渣滓正在百倍品嘗。
這樣才足夠嘛。
至於叢夏此刻問林知夏的問題,也是原主林叢夏想要知道的。
原主想確認一下,她的這個姐姐,究竟還配不配做她的姐姐,對她究竟有沒有真心。
林知夏開不了口,說不了話,眼神卻是不會騙人的。
林知夏現在正深陷絕望之中,心理壓力巨大,因此連騙人的技能都忘記了。
叢夏這樣一質問,林知夏的眼神就開始飄忽慌亂。
顯然,她是真實的嫉妒著叢夏的。
至於會在某一個有可能致叢夏危險、卻又不讓自己背負上法律責任的時刻,選擇放任自己的嫉妒心……這個答案也是顯然的。
劇情里,林叢夏幫著林知夏偷了家裡的一個文件袋,林
知夏表示,如果林叢夏肯幫她,她就會慎重考慮放棄起訴兩位養母的事情,林叢夏相信了,並幫林知夏偷了這樣東西。
林叢夏是大半夜偷偷開車出去的,忘了拿手機,穿著小吊帶和短褲——這也沒什麼,大夏天的,在家裡或是在外面這樣穿,都無可厚非。
但林知夏那時約林叢夏見面的地方就很微妙,是在一些比較混亂的酒吧外面,那些酒吧外面還有些猥瑣的「撿屍人」,沒錢沒顏約人,就乾脆在酒吧外面等著,看有沒有醉死過去的女人,他們將人給「撿走」,行不軌之事。
林叢夏不知道這些,林知夏親自定的地方,就真的不知道這裡的危險嗎?可她還是將地方定在了這裡,並且在拿了文件,拿了林叢夏的鑰匙後,胡亂答應了林叢夏會幫她訂網約車過來接人後,一去不復返。
連林叢夏讓她約車過來的事情都忘了個一乾二淨。
此刻的林知夏並不完全是劇情里的林知夏,但叢夏也算看明白了,如果有機會,林知夏估計,真的會放任她的嫉妒心。
這可真是……
叢夏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她也不繼續追問林知夏了,而是又道:「對了,兩個媽媽都跟我說了,當初之所以帶你出梧桐村,是怕梧桐村那些人沒人性的把你養到十來歲,就把你賣了或是當成童養媳。
原本是要帶你下山後,就找戶人家收養你,或是送你去孤兒院……但是,她們遇到了一個老人,說是養了你,對我有好處,她們才肯養你。可是,你也知道你的身份,她們是沒有辦法對你和對我一視同仁,這才讓你一直承受被忽視的惡果。」
「可,最近我找人去調查,那個老人還活著,但是已經淪落成乞丐了……才知道那個老人當初是認出了你,知道你爺奶、爸媽是幹什麼的,恰好她的兒子,就是通過你爸媽買來的。她覺得你爸媽對她有『恩』,就把這件事瞞下來了。可是,她兒子36歲那年,有個自稱是他弟弟的人找了上來,跟她兒子說,他們爸媽找了他三十年,也曾經來過這個城鎮,甚至是來到了他的家裡,都沒有找到他。
後來老夫妻兩個也沒有絕望,繼續找,繼續找,直到有一次,他們遇到車禍,沒能挺過去,才終於結束了尋找。他弟弟還說,爸媽臨死前,跟他說,還是懷疑這一家,讓他一定要過來,求也要求著他做個DNA檢查,然後燒了結果給他們……
那個老太太堅決不許,可兄弟兩人長得的確像,老太太的『兒子』還是答應做了,做了之後,又看了弟弟拿出來的親生父母曾經尋到他家裡的證據,頓時痛哭流涕,到了最後,說自己對不住親生父母,也沒辦法和買賣人口的罪犯住在一起,帶著妻子孩子,淨身出戶,跟弟弟回去了他真正的家鄉,只每個月給老太太寄幾百塊錢回來……那老太太也許是買了人家的孩子,也是造孽,所以,到了最後,淪落成了個乞丐……」
病床上的林知夏一臉的不可置信和憐憫。
叢夏微哂:「你覺得她可憐?難道你不明白,如果當時不是她胡言亂語,兩個媽媽會把你送去孤兒院,你在孤兒院裡就沒有人對你不公平。這不都是你一直想要的嗎?」
林知夏想要什麼?她追求正義,正義是什麼?正義的其中一種,就是公平。因為她潛意識的認為兩個媽媽對她不公平,所以她才非要尋求公平,追求正義。
可叢夏表示,她當初是有機會去孤兒院,被人一視同仁的對待時,林知夏的表情卻告訴她,林知夏並不怪那個老太太,她寧願待在叢夏身邊,被不公平對待,也不想要去孤兒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