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剛剛起床,大柱就跑來跟她說,紡織廠接下了一單大生意,做好了利潤非常大,紡織廠的名聲也能重新打出去;接著是秦招娣上門,喜氣洋洋地跟叢夏說,原本一直招聘不到的幾位有一技之長的老師都招聘到了,另外還有十幾個小腳女人過來投奔,其中一半都是南方的繡娘,不堪忍受婆家的虐待才跑出來的;
之後,又有一位老者上門拜訪,表示自己在城南有一座安靜的臨街的三層宅子,願意低價出售給叢夏做圖書館,另外他家裡是書香世家,原本和溫家就有交情,家裡的藏書,則願意大部分捐獻出來。
叢夏聽了,卻是不著急答應,而是問道:「林老是要出國?」
林老滿面愁容,無奈嘆道:「家門不幸,老朽家中三個兒子,都堅持出國。老朽和老妻如今耳順之年,卻要背井離鄉,將來也不知道屍骨是否能歸故里?
可,三個孽障都說國內要亂,都不願意留下為國家做一份貢獻,老朽和老妻也是無法,既舍不下國家,又舍不下三個孽障,那三個孽障更是長跪不起,說我們不走,他們就跪死在門外……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啊!」
林老是位愛國人士,即便他年紀大了,做不了別的,但日常悄悄援助一下革命黨,給孤兒院和收容戰士孤兒的教堂送些糧食米麵蔬菜之類的,幫助一下困難人士,這些,他和老妻都是願意做的。
但三個兒子出國留學一趟,再回國內,卻言道這亂世,是普通人無法改變的。至少短時間內無法改變。想要過上安穩的生活,只能出國。三人出國一趟,竟是每個都覺得國外的月亮才是圓的,無論如何,都要出國。
可他們又是受著傳統教育長大的,孝道二字,是他們心中首要的東西。因此即便要出國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也得勸著老父老母一同出國。
林老和林老夫人不肯出國,卻又捨不得難為三個兒子,末了,也只能答應出國。
只是林老和林老夫人說了,既然要走,那麼家裡的許多產業,變賣之後,他們會留下大半捐獻出去,也算是在國家危難時沒有留下為國家做一份貢獻的補償。他們出國之後,經濟條件會沒那麼好,只能靠三個兒子自己打拼。即便如此,林家三位公子也迫不及待的要出國。
林老和林老夫人這下真的沒辦法了,只能真的開始變賣家產,打算出國。
人生總要有舍有得,他們舍不下天倫之樂,就只得遠離故土。只這心中,怕是餘生都要對國家心存愧疚。
叢夏聽了,並不覺稀奇。
這世上人,總歸是各有各的想法。有堅定的留下來為國家之崛起而奮鬥的人,有出國學習成才後排除千難萬險也要回到國家報銷國家的人,當然也會有寧可吃國外的牛奶麵包,也不要花國的各色菜品的。
林老家的三位公子,雖讓人不齒,可林老和林老夫人,顯然是無奈之舉。只是他們到底年紀大了,孩子們翅膀硬了,他們想管,也是管不得了。
叢夏只能道:「您和尊夫人肯捐獻出這許多東西來,對國家已然算是做出了貢獻。國家若當真有靈,也不會計較林家的暫時離開。且雄獅只是暫時沉睡,早晚會重新醒來,震驚世界。您們好好活著,健健康康的活著,或許,到時候,還能回家來看看它,那時是不是堪比國外?」
林老聽了,不禁老淚縱橫。
回家?他當真希望自己還有親自用自己的雙腳回家的那一日。
最後林老一個激動,除了把那座三層樓便宜賣給了叢夏,送了上萬本的藏書,還送給叢夏一箱小黃魚,兩件古董,說是贈予「小友」,望花國之女性,也可在花國撐起一片天。
叢夏想,她最近這運氣,大約是真的越來越好了。
而「溫巧娘圖書館」、「溫巧娘孤兒院」和「溫巧娘學校」,也該弄起來了。
溫家從前到底有些人脈,蘆花市里也有慧眼識珍珠的人,叢夏收容的那些女子裡,除了秦招娣和黃玉娘,另有幾個有管理能力的,都願意來給叢夏幹活,叢夏便輕鬆了許多。
只是,看看時間,已經到了1931年的8月。
叢夏沉重的嘆了口氣,卻也無力改變歷史,只能改變自己的身邊人和身邊事。
因都是房屋修,而不是重新蓋房子,到了8月底,「溫巧娘免費圖書館」就已經正式營業。
圖書館有三層樓,共兩百個讀書位,24小時開放,提供熱水和價格低廉的飯菜,但飯菜不允許在圖書館內吃,圖書館內藏書兩萬冊,另提供抄寫工作,必須再圖書館內抄寫,抄寫完畢將提供圖書館的「飯票」和借書離館的資格,當然也可以選擇銀元付帳,但那要多抄寫些書才能得到一塊銀元。
而圖書館旁邊的一處小宅子,也被叢夏買了下來,用來作為「掃盲班」,每天晚上7點到9點,都會有老師進行「掃盲」,無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只要遵守秩序,就可以來掃盲班進行學習最常用的幾百個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