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就是這個道理。

只是讓周漁訝異的是,沒等她動員呢,林巧慧已經開了口:「菜園裡蔬菜還有不少,既然能掙錢,那就都賣了!」

果然是養出周朵這樣小財迷的人!

周漁點點頭:「我也是這樣想。」她還給出主意,「這兩天先摸摸路,以後可以叫上跟你關係好的阿姨一起去,或者把菜收上來,去賣賺個差價。」

天天出門肯定瞞不住,更何況,這都九月下旬了,到了十月中旬天一涼,菜園裡什麼都沒有了,露天菜也就掙這幾天。

但一來村里人不錯,二來母女三人在村里也需要勢力,不被人欺負,三來蘑菇大批量養殖,她需要銷售人員,周漁這是為以後打基礎。

更何況,南州太大了,不止化工廠,還有紡織廠,機械廠,肥皂廠,釀造廠等等,他們一個村敢於去賣菜的才幾個,不怕搶生意。

林巧慧點頭應了好。

一家人都想賺錢,又有了賺錢的機會,自然是喜氣洋洋的,即便林巧慧知道兩塊多錢都花了,她也沒說什麼,「香皂好,我一直想用呢。」「包子也好,我嘗嘗城裡人的味兒,到時候包給你們吃。」

周漁發現,林巧慧是個很不掃興的媽媽,很會給情緒價值,周朵被鼓勵得嗷嗷叫:「媽,我背的菜,這是我和姐姐一起送的,我以後掙錢還給你買!」

林巧慧將做好的豆角燜面放在了兩個閨女面前,點頭說:「好,媽等著!」

豆角可是夏天的常客,周漁本來不愛吃,但林巧慧這手藝可太好了,用的是昨天的五花肉,依舊是切得薄薄的,大火煸炒出油脂,這會兒肉是焦脆的,豆角是香軟的,麵條因為是放在菜上悶熟的,雖然浸滿了湯汁,卻依舊保持了勁道的口感,一碗麵層次分明。

周朵恨不得將頭埋在盤子裡,林巧慧則一口口的吃著他們捎回來的包子,順便跟周漁說她今天做的事兒。

「遠征下午過來,幫忙把木板訂到了新開的窗戶上,說是安全點。我今天按著你說的,48斤麥秸稈,48斤花生枯,都找來了,已經挑過了,都放在院子裡,等會兒你去看看行不行?」

周漁也惦記著這事兒呢,菌種有了,就差培養料。

她吃了飯就去院子裡打著手電筒看了看,林巧慧幹事兒真的很認真,麥秸稈乾乾淨淨,隨便抽了不少,都沒一點霉點,周漁就放心了。

花生枯需要晾曬三兩天,麥秸稈則需要剪碎浸泡石灰水,一家人就趁著夜色將麥秸稈處理了。

隨後兩天,周朵上學去,周漁就帶著林巧慧去了化工廠家屬院賣菜,雖然他們只來了一次,但擱不住菜好,周漁又實誠。

像買過蘑菇的陶富麗就成了常客,還介紹了自己嫂子過來買。

如是兩天,每天兩個人帶去十斤西紅柿,五六斤茄子,十斤辣椒,外加一些豆角都能賣得乾乾淨淨的,一天除去車費的利潤足有兩塊五左右,林巧慧積極性大增也有了信心,周漁就放了手。

林巧慧偷偷把這事兒告訴了一小隊的秋桂嬸子和謝嫂子,她三說好了一起賣菜!

周漁則徹底解放,趁著天好在院子裡將麥秸稈,花生枯還有過磷酸鈣活在一起進行堆料。

村里沒什麼秘密,各家的院牆又不高,本身周漁一個大學生退學就惹人眼,更何況她還砸了房子,又在院子裡擺弄麥秸稈和花生枯,誰不想知道她到底要幹什麼呢。

周漁幹著活,就覺得院牆外的路上不停有人路過,往院子裡探頭。

她本來也沒準備瞞著人,過幾天蘑菇都出來了,瞞也瞞不住,乾脆大大方方的,你看我也不管,對視上了,我就笑笑。

這態度擺明了不怕問,很快就有人過來拉家常,是三小隊的張小翠,周漁得叫她小翠姨。

她伸著頭也不進來,好奇地問:「周漁,你這兒做啥呢!?這都什麼呀?我怎麼瞧著都是些麥秸稈啊!你弄這個幹什麼?」

「做培養料,用來種蘑菇的。」

張小翠直接聽愣了:「蘑菇?就楊樹林裡的蘑菇?那不是長在樹上的嗎?這東西能種出來?」

村里人到了時節也是吃蘑菇的,也知道很鮮美,但都覺得那是山珍,沒人真想著能種的。

周漁這說法挺讓人驚訝的。

張小翠也顧不得別的了,從院外大步走了進來,低頭仔細看那堆培養料,不就是麥秸稈和花生枯嗎?她怎麼也沒看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她乾脆抓了一把,周漁連提醒都沒來得及,就聽見她喊了一聲:「哎呦,還燙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