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來,是六間聯營公司,每個公司掛一個牌,占用一間辦公室,這次變成了五間,蔥姜蒜的門牌上加了菌類兩個字,周漁往裡面看看,恰好瞧見井中凱抬起頭,和他來了個對視。
井中凱大概是羞的,臉刷的就紅了,連忙低下了頭,可大抵又覺得這樣不妥當,連忙又把頭抬了起來,衝著她尷尬的笑了笑。
周漁都快被樂死了,其實上次的事兒跟他沒什麼關係,當時無論誰當吳勇手下的幹事,都會被派過去的。
他就是格外草包而已。
周漁也點點頭,徑直去了伍月華的辦公室,伍月華這會兒正和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說話呢,瞧見她就說:「你在旁邊坐著等會兒,我把這事兒處理完。」
周漁細細聽著,居然講的是北運菜的事情。
南州雖然叫南州,卻是實打實的北方城市,到了冬季根本不可能生長蔬菜,所以往年的做法就是從南方運菜,這叫做南菜北調,用的是鐵路運輸,成本都挺高。
往年過年的韭菜之類的,都是這樣來的,所以價格才貴。
今年又快到了年關,蔬菜公司準備跟往年一樣,派人去南方洽談合作,保證春節蔬菜供應。
對話的另一位,就是採購組組長,周漁聽著,伍月華交代:「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就是搶也要給我搶回來!」
等著組長走後,周漁就問:「這麼難買嗎?」
一聽這個,伍月華忍不住吐口水:「太難了,南方那邊種植面積也有限,譬如這黃瓜,生長溫度必須達到19度,只有南海省能種植,每年搶破頭。」
「還有那韭菜,種的倒是不少,問題是要的人多啊。那東北的老大哥們,又有錢又會來事兒,每年都搶不過他們。」
周漁還真不知道這個,不過這不就是機會嗎?
隨後伍月華就說起了大棚的事兒:「省城的確有很多菜隊已經建起了大棚。我問了問,他們的大棚都是省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設計的,省一建幫忙建造的。建造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設計,我聯繫上了一位專家,叫虞梅,你明天帶著想法去找她,看看她怎麼說。」
建大棚看起來很簡單,就是骨架和薄膜,但其實技術含量頗高。
尤其是這會兒還沒有經過大批量的推廣,周漁本身只知道要什麼樣卻也沒有建造經驗,必須要找個靠譜的人。
她拿了聯繫方式點點頭:「我知道了。」
然後並沒有走,伍月華忙得很,對周漁雖然抱有極大的希望,可那也是以後的事情,短時間內,她更重要的是忙春節的儲備菜。
這會兒說完了就準備下一項工作,一抬頭就瞧見了周漁還在原地站著。
她就問:「你還有什麼事?」
周漁就說:「咱們從南方進菜不好進啊?」
伍月華看著周漁,這小姑娘正笑眯眯地看著她,雖然只接觸了周漁一次,但她其實已經對周漁進行了摸底,對周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這丫頭成績不錯,氣性不小,本事也不小。
你說談個戀愛居然退了學,一般人都覺得她以後就沒什麼前途了,哪裡想到,人家就學了一年就會種冬季蘑菇了。
不可小覷。
她不是個閒著八卦的人,這麼說肯定心裡有想法。
伍月華直接問她:「你有什麼想法嗎?」
周漁就說:「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部分冬季菜,你們收購嗎?」
伍月華還以為是蘑菇,「我算上你們的平菇了。」
周漁搖頭:「不是,其他蔬菜,譬如韭菜。」
伍月華的眼睛都亮了,不敢置信地問,「你能提供?大棚嗎?這都十二月了,就算建得快,蓋好了也要一月上旬,今年2月5號過春節,怎麼可能趕上?」
周漁很確定,「這東西如果蓋棚的話,一個月足夠長了。韭菜能趕上。」
韭菜可是春節需求的大頭,伍月華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你需要什麼?」
周漁就說:「最關鍵的是,我沒有韭菜地,如果想要過年上市的話,必須是現成的韭菜地,別說撒種了,用韭菜根種植都不行。」
「所以,我需要在現成的韭菜地上面蓋大棚。不過一旦蓋棚,我就要付出技術和大棚雙重成本,所以,我得保證我的收益。」
周漁沒有在八十年代生活過,雖然經常聽父母講古,可也就是知道點大事兒,對這種冬季菜從南方訂購的事兒,還是第一次聽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