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周三春:……

據說周三春回去就站樁去了,周漁這才知道,秋桂嬸可是給他畫了大餅:「全村誰最重要,周漁!你護好了她,你就是大功臣。全村都感謝你。」

周三春正處於自信心被摧毀重建的關鍵時刻,自然上心,結果卻技不如人被搶了工作,怎麼可能受得了。

周漁:……加油!

出發的那天,已經是12月的最後一天了,南州依舊是冷的很克制,太陽反倒是挺好,車票是早上九點的,嚴華一早就來了梅樹村,將三個人和兩個大桶拉去了火車站。

到了那兒略微等了等,伍月華他們就過來了。

她這次不去,過來是給周漁介紹一下,省的相互不認識。

這種南下訂貨要節省成本的,所以人並不多,只有兩位,一個是周漁在伍月華辦公室見到過的那位中年男子,採購組組長卓翼,一個是組員左軍。

伍月華就給雙方介紹了一下,專門當著面跟卓翼說:「周漁這個單子很重要,要是賣出去了,咱們市今年可就不止買入了,還有賣出,意義重大,你們都是老採購了,幫著點。」

卓翼點點頭,「放心吧。」

卓翼人挺好,瞧著周漁她們兩個女孩,還帶了兩個大塑料桶,就伸手幫忙抬了一下,結果沒想到挺沉的,差點沒站起來。

不過女孩的東西嗎,他沒好意思問是什麼,就是掃了幾眼。

他們要去的是粵東吳縣,從前年開始,吳縣的蔬菜公司就進行了改革,專門種植冬季熱門菜,成立了北運站,供應北方各城市冬季新鮮蔬菜。

用卓翼的話說:「還是人家沿海的人腦袋活躍。」

周漁就問:「面積有多大?」

卓翼去了兩趟了,對那邊還算了解:「他們只有幾個品種,黃瓜,韭菜,青椒和茄子,但種植面積很大,足足四萬畝,應該這麼說,東北華北的大部分冬季菜,都是人家供應的。」

「好傢夥,這麼大面積。」張小翠都忍不住感嘆,她是農民,太知道這代表著什麼了,尤其是梅樹村最近剛剛組織起來,一個村都要定下那麼多條條道道,這麼大的一個縣呢,「這可太厲害了,他們怎麼組織起來的?」

左軍挺意外地看了看張小翠。

定下人選後,張小翠就來問周漁,是不是要穿的體面一點,她這個月幫著周漁賣蘑菇,掙了幾十塊錢,剛做了兩個新棉襖。

周漁就跟她說:「那邊冬天十來度,穿不上棉襖,得單褂。」

張小翠就挺為難的,梅樹村窮,她也就是富裕了才弄得兩身沒有補丁的棉襖,夏天的褂子最好的一件也有補丁呢。

周漁瞧著不行,就去百貨商店給她買了一件,可張小翠聽說從南州到吳縣要坐三天兩夜的火車,雖然他們跟著蔬菜公司訂票沾了光有臥鋪,可也夠磋磨的。

她捨不得新衣服,就穿了件舊衣服,這會兒瞧著就是挺窮困的農民,她還能說出組織這樣的詞語?

張小翠被他看得有點不好意思:「周漁講的,我記住了。」

左軍瞧著周漁,這丫頭的確是有文化,大學被退回來的——周漁的蘑菇要推銷,她的個人資料肯定是被審查的,所以他們都知道了。

他不由搖搖頭:這麼聰明幹嘛干那傻事兒,上學多好啊。

倒是卓翼挺負責地跟她倆介紹:「還是那邊領導有眼光有魄力,他們的縣長叫顧承耕,一開始聽說農民們都不想種,但人家從農科院請了專家,告訴他們種什麼怎麼種,還全國各地找銷路,還建了北運站,這才起來了。」

周漁是真聽精神了——這顧承耕可太厲害了。

不過卓翼也沒見過他,「太忙了,我們見不到。」

又說了一些,周漁就問卓翼:「同省的其他市採購組也坐這趟車嗎?」

卓翼搖搖頭:「不一定,前年的時候還是省里統一組織出發的,不過到了去年,就沒有再組織了,不僅僅是吳縣一個地方有冬季菜,還有不少縣也已經開展了種植,所以自行採購。」

周漁本想著在途中能跟南河省的各市推銷一下蘑菇,畢竟離得近運費便宜,沒想到根本碰不上,這也是想不到的事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