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尤雪麗突然想到了剛開始那些關於蘑菇的文章,還有門口開始賣平菇時,不少廠里的職工去買的原因都是:「誰讓你讀的文章把蘑菇描寫的這麼好吃,孩子非要啊!」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層,可這會兒她才回過味來,這世界上的事兒哪裡有這麼巧?這都是這個叫周漁的傢伙的安排!

這不是利用她嗎!

她氣得不想看了,推著車子往前走了好幾步,可隨後又想到,人家周漁可從來沒有說這些稿子是讓她讀的,是她覺得好才讀的,更何況,論起來,自己也是受益良多,這兩個月受到的表揚還有拿到的機會,雖然不能全部歸功於這些文章,但起碼是她不排斥當廣播員才得到的。

她還一分錢稿費沒付!

尤雪麗想了想,又停了下來,站在原地將信件讀完。

周漁給她道了歉,又寫道:「你在信里問我,是否要選擇去當演員。我沒有跟你相處過,也不曾了解過南河電影製片廠,所以我並沒有辦法立刻給你任何建議。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否能在你去製片廠學習表演的時候見一面?」

尤雪麗有點猶豫,她可以去徵求一個陌生人的建議,可如果要見面,卻有些不敢。她不知道周漁是男是女,是個什麼樣的人。

好在,她很快發現信封里還有東西,本來還以為是這次的投稿,可是拿出來一看,卻是一張南州晚報,她慢慢打開,就瞧見了二版一整版的報導:「十萬斤售罄——記蔬菜公司個體戶周漁吳縣之旅」,而配圖是一張周漁的正面照片,上面,年輕的姑娘正衝著她微微笑著。

尤雪麗似乎一下子就記了起來,這不是那個在宿舍門口賣蘑菇的姑娘嗎?她那會兒人就覺得這姑娘可真好看!

居然是她!

那如果是她,尤雪麗就覺得這見面沒有什麼障礙了,她幾乎的欣喜地將信紙疊好裝進了信封里,然後高高興興騎著車子上班去了。

她要立刻回信:她願意!

倒是尤爸爸更愁了:你看看他閨女看了信之後,一會兒皺眉一會兒高興的樣子,這是個高手啊!

周漁哪裡知道自己被人誤會了。

她這會兒在給蘑菇批發門市部定裝修——十萬斤的合同簽出來,自然夠格開門市部了。更何況,他們今年還給南州預留了一萬斤平菇。

對於這一萬斤平菇,蔬菜公司管理菌菇的聯營公司本想著是直接收過去,平均分給下屬各門市部,不過周漁沒同意。

這樣做周漁最省事,只要把貨送到就能拿到錢,但這已經是1982年了,蔬菜供應制度馬上就要進行大幅度改革,買賣蔬菜也要變成市場經濟。

到時候,所有的人都可以賣菜,蔬菜門市部會消失,農貿市場會興起,誰想賣菜就能賣菜!

只賣給蔬菜公司積累不下任何名聲。

而現在開蘑菇批發零售門市部就不一樣了,趁著大家都買不到,讓他們跑順腿,以後他們只要想起蘑菇,想吃蘑菇或者做蘑菇周邊生意,都會記得他們的門市部的。

更何況,周漁還想趁機做超市。

所以申請到資格,周漁直接一口氣要開五家。

這個門市部,蔬菜公司只批准不提供任何資助,所以選址到哪裡,怎麼裝修,什麼時候開賣都是周漁說了算。

周漁的意思是,城西的化工廠宿舍這裡已經形成了記憶點,必須有一家。利民餐館在市中心,可以在這裡加一家,還有三家,分別設在城東城南和城北。

這樣雖然只有五家,但整個城市自行車半小時車程內,肯定能買到他們家的平菇,是比較合適的距離了。

若是前幾年,根本沒人租房子,好在,這兩年國企實在是不景氣,為了增加收益,很多國企都開始砸牆破院,將臨近街道的屋子拿出來進行出租。

所以周漁很快就租到了五間屋子,至於裝修,雖然他們有周遠征這樣的熟手了,可周遠征的大棚建設隊太忙了,周漁還是從其他村找的人,按著她的規劃,統一了標準,幫忙抹了膩子,刷了大白,順便做了貨架和一水的紅色招牌,上面一律寫著梅樹村蘑菇批發零售門市部。

唯一不同的是,每個店鋪下面都有一行小字,譬如化工廠這兒的,就叫城西分店,利民餐館這裡的,就叫市中分店。

用幫忙裝修的木工話說:「還怪會弄呢!」

他們忙起來,周漁則去了一趟利民餐館,薑桂香瞧見她就說:「我昨天去看你們那個門市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