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天是個周日,外加離著小年還有幾天,正是採辦年貨的時間,是大家消費能力最高的時候。

第二天是周四,訂貨會就結束了,這天下午所有人員都會陸續離開南州,好在周漁提前完成了任務,不需要再去一趟。

周漁需要做的是去拉回貨物,這個她已經想好了人選——嚴華!

前幾天坐拖拉機的時候,她就問過嚴浩,他哥哥嚴華的卡車什麼時候回來,正好可以僱傭他拉貨。

車剛買回來就有生意,嚴浩自然高興,「已經買好了,在路上呢,後天就到了。」

今天嚴浩來接他們,周漁又問了問具體時間,準備讓嚴華後天就跑一趟,提前將貨拉回來。

為了最近看店方便,周漁直接包了機(拖拉機),嚴浩今天的任務是送她和訂好的十四位銷售員去了市區——這兩天裝修已經差不多了,她們得熟悉店面,打掃衛生,最重要的是發傳單。

對的,這種門市部可謂是前所未有,裝修的時候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好多人都問:「怎麼批發個蘑菇還要個門市部?」

這就說明這個名字帶來的局限性了。

但這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從蔬菜公司拿到的是賣蘑菇的特許權,她不可能隨便更改。

來問的人畢竟是少數,他們縱然給他們講明白了:「我們這裡不止有蘑菇,還有調料瓶,各種糕點飲料餅乾,都不需要券就能買。」更多的人是不知道的。

再說了,周漁他們這麼介紹,對方也不一定信,用老太太們的話說:「你們說啥呢,咋能什麼都有?聽著跟供銷社似的。就算是供銷社,好多東西也都賣光了,買不上的。」

所以周漁想了想,做傳單。

這在後世簡直是司空見慣,別說大超市了,小超市開業也要發點的,可現在這卻是獨一份。

周漁專門找了黎雪,晚報有自己的印刷廠,負責南州晚報和日報的印刷,不過人家是不接受外單的,好在行業內都是相通的,她輾轉給周漁介紹了南州印刷廠的一個印務,接了這個單子。

周漁的印刷也簡單的很,沒有後世那麼精美,就是用普通的紙張,照片也不是現場拍攝的,而是用的南州晚報一個攝影愛好者的照片——就是周漁上南州晚報那張照片的拍攝者,上次他就說自己愛拍美食,周漁記住了。

他們先去的市中店,印務潘成已經等在那裡,後面就是已經印好的五千張傳單,瞧見周漁他就說:「都在這兒了,分成了五份,你看看行不行?」

周漁就抽了幾張出來,分給其他人看看。

傳單就是A4紙那麼大,當頭一句話,字體碩大:買東西送雞蛋!

後面則是糕點餅乾雞蛋醬油醋等產品的照片,都不大,卻保證讓採買的主力老太太老頭們都看清楚——他們大多不認字,而這些東西介紹的時候,很難一次性說齊全,這也是周漁必須要加圖片的原因。

當然,放的最大的則是開業時間,地點和促銷規則:購物滿五毛送一個雞蛋。

要知道,如今一斤雞蛋六毛二,合著一個雞蛋最少五分錢,這就是打九折呢!更何況,周漁太知道老太太愛領雞蛋這事兒了——她上大學勤工儉學的時候,被老太太擠倒過!

瞧著這張傳單,一群人都有點瞠目結舌,秦月書真是覺得想不到:「還能這麼幹?」

張小翠倒是好一些,她可跟著周漁去過吳縣,見過周漁推銷蘑菇的操作,不過也是挺驚訝的:「你是怎麼想的呀,別的不說,一聽送雞蛋,我肯定來。」

周漁就知道雞蛋大法好。

王建也興奮起來,他就是愛銷售,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東西的吸引力有多大,而且想到更多一些:「這可太棒了,這東西一發,先是這就是個新鮮事,能吸引人過來,再是這張紙很多人就捨不得扔,肯定要拿回去留著用。這一拿回去就不是一個人看了,八成是要傳閱的,知道的人就更多了。最後說這上面的內容,這麼多圖片,就算記不住,也知道咱賣什麼,這麼多東西隨便買,誰不想來看熱鬧,更何況,還有送雞蛋,這一重重的,誰受得了?!」

王建這麼一分析,大家都點頭:「那我們趕快發吧!」

周漁就是這意思,不過發之前還拿了自己寫的宣傳話術出來,讓他們先背下來,裡面的內容倒是不難,譬如一定要先強調送雞蛋的活動,這樣把人吸引住,再說店裡的具體情況,最後一定要告知開業時間。

就是有一點,很多人不太好意思。

周漁這批店員除了王建,都是村里找出來的,這裡面張小翠她們是賣過東西的,還有七八位是根本沒賣過的,抹不開臉。

這倒是簡單,周秋芬是第一個背過的,自告奮勇:「我先試試!給大家打個樣!」

這自然好,周秋芬當即就拿了幾張傳單出了門,站在了門市部前面的步行道上,這會兒正好是上午十點左右,這個店是市中店,本來逛街的人就多,不一時就有個阿姨慢慢走過來。

周秋芬立刻迎了上去,笑著跟這位阿姨說:「阿姨,我是這家蘑菇批發門市部的店員,我們要開張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