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再往後,你看從木模里將肥皂大片取出來,就直接放在切皂機上就可以,我們有兩台,一台是將肥皂大片切成長條,一個是切成短皂條,隨後直接進入到翻皂台,將所有的短皂條翻成立式的,送入烘房。」

「烘房是立式的,由鋼板組成,配有最多可以烘乾肥皂2500隻,配有二風機冷風機軸流風機設備,烘乾完畢後。」

他帶著眾人再往前走,「由卸皂機卸下烘乾房的肥皂,由傳送帶送到印表機,列印完畢後,人工進行包裝即可。」

左大力對生產流程還是比較懂的,這會兒他說完了就自誇道:「不是我說,我們這套設備可是幾乎全自動了,在全國日化廠里也是一流的。周總,您看怎麼樣?」

周漁說真的,想說自己運氣真不錯。

她本來已經做好了肥皂生產線不行的想法了,哪裡想到,看到的卻是一條經過細緻改動的生產線。這條生產線當然沒有吹得那麼好是全自動,但已經是大部分自動了。

冷板車法一個重要的缺點就是不夠機械化,勞動強度大,如今經過了改動,這個缺點被完全規避了。

而且,左大力剛剛說,周漁是仔仔細細聽了,她可是去過南州肥皂廠,也在海市日化廠轉過的人,對現在的設備很是了解。

她必須說,做改動的這個人是個人才,無論從各方面已經達到了最佳狀態,可以說,冷板車法最好也就是這樣了。

周漁簡直是驚喜,這樣的廠子怎麼會有這麼合理的好設備?

她扭頭跟李曉明、范廣西對視了一下,兩人都是行家,跟周漁一樣,他們眼睛裡也是吃驚和興奮,只是沒有語言表達出來而已。

顯然,聽介紹都覺得不錯。

周漁就說:「左廠長,能不能讓我們看看設備?」

買東西自然要看,左大力點頭:「好啊,你們看就是了。」

周漁和其他兩位立刻近距離看起來,這一看,倒是看出不少門道,左大力說的半真半假,改動是改動了,這條生產線按著設計是真不錯,但也有問題。

一個就是年代問題,這非但不是全新的,可以這麼說,這套設備就沒個新的,最年輕的恐怕是那個自動印表機了,也是70年代初的產物,使使勁,這套設備平均跟周朵歲數差不多大。

另一個則是保養問題,當年買入時的思路是非常好的,但是這些年肯定疏於保養。表面上這裡打掃的乾乾淨淨,設備上漆面如新,但仔細一看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設備細節處油污嚴重,鏈條等地方鏽跡斑斑,皂模開裂嚴重,恐怕日常壓根沒有按著規定保養。這機器被毀了不少。

他倆看著,范廣西心疼地一直嘆氣,他就是車間主任出身的,那車間的設備就是他們的命根子,平日裡愛惜的跟孩子一樣,見到這樣,根本受不了。

他小聲說:「怎麼能這樣呢?平時沒有制度嗎?每月定期檢查,每季度小修,每年大修,這都沒有做過啊!太可惜了。」

李曉明也點頭,不過他想的更多的是這背後的奇怪之處:「有這樣購買思路的廠子,不應該這樣啊。」

周漁吐出了一個人名:「柴建華。」

是這個廠的老廠長,這個廠78年建成,也就是說,招人的是他,負責買設備的也是他,這應該是他的手筆。所以在他退休後,管理疏鬆這麼好的生產線幾乎被用廢了,另外產品也不出眾——有這樣思路的廠長,絕對會有好的產品的。

周漁本身就對他們廠這些破事有懷疑,現在疑心更大了,當然,好奇心也就更大了,這位柴建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左大力大概瞧著他們開始說話了,應該是看的差不多,就走了過來:「怎麼樣,周總,設備還滿意嗎?我說的屬實吧。」

周漁笑著回:「生產線的確如介紹的一般,這是誰引進的啊,你們當時的思路很不錯啊。是柴廠長嗎?」

提到柴建華的功勞,左大力可不如剛剛那般雲淡風輕,「當然是籌建小組一起訂的思路。」

周漁就換了種方法:「你們湊齊這些設備不容易吧,這恐怕不是一家能買到的,裡面有不少改進,即便現在,也是很先進的。」

這可是有助於賣設備,左大力自然願意說:「那可是,我們那會兒資金也不足,為了買設備,那真是全國各地都跑了一趟,要是跟人家定製,這種生產線的價格要貴得很,乾脆分頭買,一個個設備買回來,再慢慢改造,費了不少功夫。」<="<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