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漁就問門衛:「這後面是哪裡?是咱們廠的嗎?」
門衛立刻說:「是供熱廠的堆煤場。是咱們的,當時日化廠地方可大呢,後面都空著,老廠長說過,以後是要擴大規模建新車間的,不過,我們效益這麼差,自然沒有了,恰好供熱廠沒地方放,我們就暫時給他們用了。」
原來,柴建華真的全都規劃好了。
周漁點點頭道了謝,就向著車裡走去,周三春跟著她下來的,這會兒正奇怪呢,你說又不在這裡建廠,看設備也就罷了,怎麼還看一堵牆,這牆再好也帶不走啊。
不過,他瞧著周漁回走的步伐輕鬆,自己也跟著高興,只要周漁高興就好。
倒是到了車上,范廣西問周漁看什麼,周漁就把1977年這本工作日記遞給了他,范廣西一邊看周漁一邊講:「這位柴廠長,有遠見善規劃懂技術人脈廣,你覺得怎麼樣?」
范廣西正看周漁給他打開的那一頁,是關於香皂生產線的改進辦法的,他不禁叫了個好,然後說:「周總,其實我一直沒說,你讓我當廠長挑大樑,我是有些擔心的。」
「技術我沒問題,對內管理我也沒問題,但是對於市場的把控開拓,我完全不行。倒是這位柴廠長,我覺得很合適。我願意當副手,給他搭檔,一起建好咱們的日化廠。」
周漁其實沒想著壓低范廣西,她想著廠長的位置她來坐,兩個副廠長,一個向內一個向外,這樣不委屈任何人。
沒想到的是,范廣西如此真誠,她就笑了:「對內對外都很重要,范廠長,你別妄自菲薄,我可靠著你嚴把成本、質量關呢。但我認為這位柴廠長的確是人才,想挖過來。」
「挖呀!」范廣西點頭。
周漁就說:「他已經是退休年紀,遭受了這樣的事情,不一定願意,咱們還得慢慢來,要不這樣,年後我多跑跑你也跑跑。」
范廣西沒什麼意見:「好。」
兩個人商定了這事兒,一路上除了吃飯喝水上廁所,就抱著這三本工作日記細細研讀,周漁是自己籌備過工廠的,倒是范廣西並沒有,他算是受益匪淺,等著到了南州的時候,直接跟周漁借了其中一本:「我得好好看看。」
不過他也問了,「咱們日化廠還沒有地方呢,我平時在哪裡上班啊。」
周漁就說:「廠址還得商量商量,並沒有定。你先歇兩天,這樣,門市部市中店吧,那裡有辦公室,我讓人騰出來一間當做日化廠籌備辦公室。另外還得找幾個助手,你那裡要是有合適的,可以推薦過來,三天後正式上班,爭取在年前,把廠址定了。」
一個日化廠肯定占地不小,又是個體戶,想要這麼大的地方,肯定不容易,范廣西覺得這事兒不比買設備簡單,哪裡想到周漁卻說的如此輕鬆。
他覺得不太可能,不過想想那是周漁,也就不詫異了,周漁的本事他可是太知道了。
他點點頭:「好!」
周漁當然沒有撒謊,她雖然沒有找到賣設備的,卻提前跟南州商務局的張翰今局長,和省商務廳劉廳長都聊起過這事兒,「我想辦個日化廠,不知道現在個體戶能不能開廠?開廠用地怎麼辦?」
一聽這個張翰今局長就給她普及了一下:「去年新成立了土地局,個體戶是沒辦法拿地的,不過你可以這樣,跟一號店一樣進行租賃。」
隨後,張翰今就直接問:「你這廠子要多大的地方,有沒有什麼特殊要求,我給你找找?」
劉廳長那邊也一樣,知道後直接說:「在省城開吧,省城是南河的政治經濟中心,運輸上也比較方便,這裡更合適一些,你要是定在這裡,我讓人給你找找地方。」
這倒不是周漁打點的關係好,而是周漁實打實的戰績強啊。
她賣蘑菇,一下子就能賣出10萬斤,她做門市部,直接將南州供銷社頂的如今都微笑服務了,她開一號店如今是全國知名,國家台還放著她的GG呢,她去給南河省貿易團幫幫忙,幫著南河省拿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第一名。
可以這麼說,只要她想干,她就能成,一號店是金字招牌,周漁這兩個字比純金還真!
如今可是提倡市場經濟了,到處都動了起來,周漁這能掙錢的廠子,誰不想留下?
所以周漁現在犯愁的不是有哪個地方可以用,而是選哪邊比較好。
兩邊應該說各有利弊,省城交通好,南州故人多。辦廠子,交通和人脈缺一不可。周漁就想著,不行她再跑跑,看看具體的廠址在哪裡,再下定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