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配件廠位置位於南州的市東區,算是市區範圍,位置只能說將將夠,不過有個好處,這個地方地下水位高,能打出深水井。
生產肥皂的冷水車法,就是需要冷水冷卻皂液,范廣西還去量了量溫度,說是地下水17度,抽一次水可以冷卻兩次,成本比較低。
另一個是原先的南州木材廠,在南州的市郊,地方大,臨河,不過也有個問題,一是沒什麼成規模的車間辦公樓,恐怕都要自建,另一個是河水溫度高,抽一次只能用一次,長時間成本也不低。
兩個各有利弊,外加范廣西說:「我讓常虹常青把從肥皂廠子弟中招聘工人的事兒說了,現在天天家裡的門檻都要被踩爛了,你啥時候有空回來,趕緊把人招了吧,要不我也受不住了!」
范廣西說的可憐兮兮,周漁想到那個場景都想笑,就應了:「我這就回去,你告訴他們,明天招聘。」
范廣西這才精神起來:「好咧!」
第81章
周漁走的時候, 還叮囑了王建一聲:「薛新成可能會來鬧,你注意著點。」
她倒不是關心薛新成,而是各部門都上班了, 她實名交上去的舉報信, 應該被看到了。
——周漁一個在商場上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對待逼死原身的薛新成一家, 怎麼可能放任他們呢。
她清清楚楚記得,薛蘭山是怎樣通過關係,愣生生將一個兩人過錯想要全部按插在原身一個人身上,要不是原身據理力爭, 這事兒就成了原身一個人被開除, 薛新成接著當他的大學生。
這樣的人, 怎麼可能在工作中奉公守法,怎麼可能一心為民, 怎麼可能不為自己的利益行事?
從一號店開業,其實周漁就交代王建,和南河日化的人慢慢接觸了。
他們也的確接觸到了薛蘭山的下屬王一, 但做業務的人向來溜滑, 王一這人就是談工作行,其他的一概不談。
所以, 接觸了也沒什麼用,轉機是南河日化撤櫃, 南河日化因為連年利潤下降, 去年開始了改革, 車間裡按件記工,業務處更是按著銷量發工資。
梅樹村就是個個體戶,不過因為省廳支持日報報導, 南河日化也不得不應付一二,就把這個最看不上的業務扔給了邊緣人物王一。沒想到的是,梅樹村開業就賣爆了,王一幾乎是天上掉下個金飯碗。
可他沒想到,高興了沒兩天,薛蘭山就讓他撤櫃。那會兒誰也不知道一號店究竟火多久,王一雖然有些腹誹和心疼,可還是照做了。
結果沒想到是,梅樹村生意越來越大,他明明犧牲最大,去年十月份業務處調整,薛蘭山愣是以他業績最差為由,給他調出去了。他又沒地方去,最終調到了他們的大集體手套廠做業務。這可是一落千丈。
南河日化撤櫃後,王建和王一可沒斷了聯繫,有一天,王建就跟周漁說:「那個王一,將薛蘭山調查的清清楚楚,寫了一封舉報信,可是不敢交。」
周漁就說:「你讓他給我,我來交。」
這封信就到了周漁手裡,內容很詳實,薛蘭山利用職務在採購的時候抬高價格謀取利潤。這事兒如果只拿錢,還真不好找證據,畢竟,原材料價格向來是浮動的,需求量又大,一噸高一點低一點很難說清。
可偏偏,薛新成在京市高攀了一個女生,聽說家裡門第很高,為了討人家歡心,他給女生買了一輛紅星牌小轎車,足足伍萬元。
一個業務處處長一個月的工資加獎金不過百八十塊,伍萬元從哪裡來?這不就是證據嗎?
周漁拿著這個信,並沒有立刻交出去——舉報也是要有時機的,薛蘭山這會兒正當用,萬一有領導替他說話,可能傷不到筋骨。
她就等著到了年底,南河日化肯定要盤點的,這一年利潤下降這麼多,是瞞不住的,肯定是要問責,問責就要有人承擔。
薛蘭山作為業務處一把手,自然是他承擔。
周漁向來喜歡雪中送炭,不過她雪上加霜的本事也是有的。薛新成到了梅樹村,就等於向周漁報了信:我爸爸麻煩大了!你可以下手了!
周漁還專門打電話給蔣學,想跟南河日化的廠長謝福生見一面,有些話提前鋪墊一下,她針對的是薛蘭山而不是南河日化。
周漁以為過年期間,謝福生就是本地人,有蔣學的面子,就算是當初有齷齪,見個面總是容易的。
甚至如果是周漁的話,有這個機會見面,甭管對方是為了什麼,她一定會拿住這個機會,畢竟,梅樹村如今體量這麼大,賠點面子進了梅樹村,起碼南河省的銷量就回來了。
如果不成,也不損失什麼。
哪裡想到,連著兩天都沒消息,第三天,蔣學專門來跟周漁聊了聊,他說:「謝福生不想見你。」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