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人家范廠長都這麼激動了,她就裝不知道:「多少?」
范廣西簡直樂壞了:「三十萬塊!頂南州肥皂廠了!這個法子可太好了!」他還催呢,「你什麼時候在南河推廣?全國呢?」
周漁自然早就準備好了。
南河和南州不同,南州商務局對周漁是全方位幫助扶持,但是其他地市周漁並沒有這樣好的關係,像是和南州一樣,從商務局下通知,到各鄉鎮街道找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放大到全國,即便周漁跟不少省份的商務局進出口處處長關係不錯,這也是做不到的。
周漁是拿著南州當範本,做好了再去推廣——這個推廣不是由各商務局進行,而是用宣傳來吸引想要解決就業問題的各縣市商務局,還有同樣想走出困境致富的普通人。
不過並不是GG,而是一條新聞——由南州日報和南州電視台選送。
內容是南州商務局個體經濟辦公室,通過和華美日化廠、梅樹村門市部合作,為城鎮待業青年提供就業崗位,無抵押領取一百塊肥皂作為啟動資金,通過賣皂,最高者一個月收入380餘元,最低收入27塊五毛,平均收入三十六塊五。
這條新聞前幾天已經報上去了,省報和省電視台已經發了,因為省報的新聞寫的特別詳細,所以梅樹村各地市的門市部,都來了不少求助的人,問周漁能不能給他們提供機會?
周漁也得到消息,省報和省電視台已經將通訊消息送到了國家日報和國家電視台,就等著採訪和播放了。
只是沒想到的是,這條新聞還沒播出,另一條新聞卻一下子引來了全國的關注,新聞的名字就叫做《拉著父母的賣皂人》。
這是由夏國青年報報導的,主人公就是褚偉民,可問題是,周漁根本不知道!
第93章
周漁知道這個報導, 並不是看到了報紙,而是收到了來自京市的兩個老熟人的電話。
一個是國家日報的徐飛,他先打了電話來, 和周漁開玩笑:「這麼好的新聞, 你們怎麼找了夏國青年報,不找我啊?」
周漁很奇怪:「什麼新聞?我們的新聞不是已經推到國家日報了嗎?」
徐飛聽出了周漁的不知情, 立刻說:「今天早上,青年報發了一篇配圖新聞,叫做《拉著父母的賣皂人》,寫的是你們梅樹村的零售人員褚偉民, 你不知道嗎?」
周漁現在在南州, 青年報傳到南州要晚一天, 她自然沒看到,不過這題目周漁都不用問, 就知道裡面講了什麼——褚偉民帶著父母不畏艱苦自力更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一來是待業青年就業,二來符合夏國的傳統孝道,三又有衝擊性, 一看就是個可以引爆的新聞。
周漁從一開始見到褚偉民就知道, 他是可以作為焦點人物的。甚至在準備宣傳的時候,也有人建議她用褚偉民做新聞。
不過周漁沒有選擇, 她知道,自己要提出來, 褚偉民作為這項扶持活動的受益者, 他就算心裡不願意, 也會答應的。
但她從自身原因,不是很喜歡用苦難博取關注,當時就拒絕了, 「一個月36塊五的平均收入,已經可以吸引到足夠多的人了。」
所以這事兒就截止到提一提的層面,沒人跟褚偉民說過,周漁萬萬沒想到,這事兒怎麼還被報導了,甚至不是從市報報導出來的,而是從國家青年報!
她都沒接觸過國家青年報的人!
周漁坦言:「這新聞我不知道。大致內容是什麼?」
雖然猜到了,但畢竟沒經過他們審核,周漁也得再問問。
徐飛跟周漁沒少打交道,可太知道她的性子了,周漁這人敢做就敢當,顯然這是個意外,他點頭:「那恐怕是有記者採風碰到了,不過怎麼沒聯繫一下你們?這不太應該。
內容倒是不錯,對你們也有宣傳,從褚偉民退伍照顧父母講起,講到了他為了爭取機會,拉著父母跑到了梅樹村,你對他進行考驗後破格允許他加入,以及現在已經做到了南州市第一,一個月淨收入380元。」
「對你們都是誇讚,應該對你這個扶持計劃推廣有幫助。我真以為是你找的人報導的。」
這上面細節太多,一看就是真採訪過,周漁覺得自己得問問褚偉民怎麼回事,就先掛了電話。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