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這也是前鋒——從魅力身上,她要感知美國日化行業的手段和態度,還有他們的底線和規則。
周漁自然知道個人護理和護膚美容有多激烈,她不會隨隨便便去折騰的,她說的是:「就是進入,但不做大量的宣傳,只是存在。」
戴維斯可沒想到周漁居然變了方式,他試探問:「想辦法進入所有渠道?大量鋪貨?」
周漁點頭:「對!我們這次不做出頭的鳥了,要做的是藏起來,慢慢發展,等個東風。」
倒是周漁不知道的是,常部長回到了部委,對外貿易司的司長就找了過來,一臉發愁地說:「部長,您知道HL和BJ都看中哪家工廠合資嗎?」
他根本不需要回答,直接說了:「不約而同!華美日化!」
第123章
對外貿易司的司長姓趙, 這會兒都不知道怎麼說這倆外資公司,「我們當時就明確過了,這次合資是由國營工廠跟他們進行合資, 他們也聽得清清楚楚的, 扭頭就選了私營工廠。」
「倒不是華美日化不行,而是太行了, 總不能把我們的領頭羊給他們吧。這跟我們的設想完全不符,而且我也認為沒有必要慣他們的臭毛病,我們是誠心合作,不是讓他們挑挑揀揀。」
常部長倒沒有評價, 而是問:「他們有沒有解釋什麼原因?」
原因大致都能猜到, 但是這麼重要的事情不能以猜來衡量, 必須要讓他們親口說出來,落在實處。
趙司長立刻說:「我們問了, 他們倒是給回復了,也很簡單,就說是認為華美日化理念更先進一些, 更適合合作。」
這說得冠冕堂皇, 沒一句實話。
誰不知道華美日化的優勢在哪裡,首先是品牌得到了認可, 如今夏國日化行業,華美日化是後來者居上, 去年在多個類別銷量全國第一, 成了消費者心中的首選品牌, 饒是海市日化和京市日化也得讓一讓。
那天開會,日化局的梅若雪作報告還提到這點呢,說是華美日化是通過多品牌戰略, 在老百姓心裡樹立了標杆——只有不同的定位,沒有不好用的品牌。
所以現在,華美日化推新品牌大家都很接受,甚至都認為肯定質量不錯。
「這是個良性發展。」梅若雪是這麼說的。
其次自然是他們的渠道,不了解梅樹村的人,大多認為梅樹村主要是靠開遍全國省會的商場還有無處不在的門市部掙錢,但認真研究過的才會知道,梅樹村的營收大頭在銷售員這塊。
這是周漁當年為了銷售華美日化的肥皂而想出來的辦法,同時也兼具助人——他們給了三千個名額,每人免費一百塊肥皂,只要賣出去了,就可以繼續進貨,從而讓沒有收入沒有資金沒有出路的人們做起生意,改善生活。
這條線路當時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被不少媒體報導過,尤其是那篇《拉著父母的賣皂人》人盡皆知,這兩年倒是沒有了消息,看似沉寂了,事實上,是周漁有意壓下了新聞,她做的更大了。
因為有良好的晉升路線,第一批的三千人事實上,有不少都開起了自己的門市部,但他們離開了,隨時隨地都有人補上,在這個循環過程中,參與過的人已經高達萬人。
周漁在報告這麼寫著:「我們這個計劃依舊進行,在所有的梅樹村門市部和商場,都能看到我們的招聘GG。雖然多年來,被騙走了不少肥皂,但我可以這麼說,夏國人還是勤勞肯幹得多。」
「他們只要有一點希望,都不會放棄努力。我們在一百塊肥皂的篩選中,目前誕生了2208位門市部店長。同時,也有1098人因為個人抱負原因,離開了梅樹村,創立了自己的事業。」
「對於這部分離開的人,我們也給予了幫助,他們可以從梅樹村進貨,貸款,甚至可以聘請梅樹村拓展部門的工作人員為其前期開店進行服務,如今,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店鋪,其中有154人已經擁有了兩家以上店鋪,開啟連鎖經營。」
「而沒有離開的銷售員們,目前有4678名,我們內部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做一人店鋪。他們帶著梅樹村產品,遍布全國各地,我們現在可以這麼說,無論是東北還是西北,無論是東海還是南海,都有我們的一人店鋪。無論是深山的村莊,還是邊境的小城,都有我們的一人店鋪。」
而這些一人店鋪帶來的是什麼?華美日化的肥皂在全國銷量遙遙領先,可以說任何日化廠都拍馬難追的地步。
當然了,肥皂看似是最便宜的最低端的,但不要忘了,夏國正在蓬勃發展,人們終究會從只用得起肥皂到香皂到洗衣液沐浴露,只要這個渠道在,就不愁銷量。
所以,這是因為更好溝通嗎?分明是因為華美日化可以提供他們想要的一切,但他們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心思。
趙司長建議:「要不我直接以華美日化不在列拒絕吧。」
常部長卻說:「你給周漁打個電話,看看她怎麼說?」
趙司長有點著急:「合資是個好事,萬一周漁答應了呢。」
常部長笑著看他,「你啊,還是多去下面走走,聽聽各家工廠真實的想法,放心吧,你交給她就是。那丫頭,不會吃虧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