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也代表了他們目前的態度——隔岸觀火。

戴維斯自然是生氣的,可是卻沒有辦法, 幾乎所有的報紙GG部都是這樣回復他的, 沒有任何企業可以得罪所有的報紙。

「那……我們是不是沒有辦法了。」

周漁那會兒的回答是:「靜觀其變。」事情是在變化的,此時隔岸觀火是因為不涉及自身, 不過一旦涉及就不一樣了。

他們在辦公室里沒回去,也是在等電話——全美一共1750份報紙, 周漁不可能全買, 但也買了上百份, 為的就是一錘子釘死二惡烷的事情。

這些報紙自然有全國性質的大報,也有各地方的報紙,所以得到消息的時間不一樣, 這一天都有電話陸續打來,他們得統計。

所以,一個辦公室的人,都看到了《晚間新聞》的內容。

於芳菲簡直大開眼界:「就這麼說嗎?這麼直白?」

這麼長時間的合作,戴維斯已經很了解夏國了,他解釋道:「我們的媒體跟你們的不一樣,在美國國家是不允許辦電視台和報紙的,這些都是私人的,報紙的背後是財團,是有著利益關係的。」

「所以,他們不止是為了播報新聞,讓公眾了解真相,更多的也是為了掙錢。這是一門生意,而不是公益事業。」

「但是,」戴維斯也皺著眉,「這麼直白的也比較少,USI(美國國際廣播電視台)這是鐵了心也跟《昨日美國》分出對錯,就是不知道《昨日美國》會怎麼辦了!」

於芳菲直接說:「其實損失最小的辦法就是閉嘴。」

這是對的。

《真相是什麼》已經將二惡烷說的透透的,外加USI作為美國前五的電視台,影響力巨大,《昨日美國》先天就理虧。

這個時候,按著夏國人的想法,那就需要用到三十六計走為上:在對方已經占據全盤優勢,己方沒有任何可能戰勝的情況下,是不能硬碰硬的,只有三條出路——投降,講和,撤退。

報紙也是需要公信力的,所以明面的投降和講和都是不可能的,那麼撤退才是最好的辦法,先避而不談,隨後再圍魏救趙——或者扯出個大新聞掩蓋,熱度一過,這事兒就解決了;或者私下與USI達成和解,一笑免恩仇。

當然了,如果這樣的話,二惡烷的事情按理說應該會平穩結束,但是,周漁看著桌子上的兩本書,一本叫做《哈里遜:一個貧民的奮起》,還有一本叫做《丹尼斯·詹姆斯:我與昨日美國》。

這兩位恰好就是USI和《昨日美國》的創始人以及大股東。前者是周漁早就買的,為的就是能夠打動說服對方,為華美日化提供一個特邀評論員的位置。

後者是今天剛剛買的,她匆忙地翻了一遍,倒是從中找出來一些好玩的事情,譬如雖然他們沒有明說,但是他們都提過一件事情,就是電視的崛起對於報紙的影響,兩人都在書里發表過相關的看法。

雖然他們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周漁還是聞到了火藥味,她還專門去圖書館查了查,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哈里遜和丹尼斯年紀相仿,哈里遜是貧民小子富一代,丹尼斯則是標準的富N代。

可以這麼說,他們是相仿的年紀截然不同的經歷,他們是相同的賽道完全不同的載體。

哈里遜充滿了冒犯,他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子,而丹尼斯非常優雅,卻有著上位者特有的高傲,他有點像是舊式的貴族——眼睜睜地瞧著新技術的崛起,對其充滿著憤怒。

周漁甚至都可以猜測:在這樣一個並不大的圈子裡,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脾氣火爆自負的靠著自己雙手博來一切的哈里遜對丹尼斯是怎樣的態度——他不是看不起,而是認為自己必將取代。

所以,他們應該本就不怎麼和睦。

當然這是推測,但周漁覺得,有時候,人的態度真的會左右一件事情的發展,如果她的推測對的話,她認為事情可能不會這麼簡單結束。

丹尼斯如果不妥協,哈里遜必不罷休。而丹尼斯如果妥協,哈里遜也不會錯過這個擴大戰果的機會。

事實上,《昨日美國》的會議室里,這會兒也正在開會。

此時距離他們今天的截稿還有三個小時,他們需要在這三個小時裡做出決定,究竟是閉嘴還是反擊。

會議室里坐著的,都是編委會成員,他們有的是報紙的真正運行者,也有股東,雖然坐在一起,顯然各自利益不同。

而此時,其中一位股東正在大發雷霆:「這樣的頭版頭條是怎麼通過的?你們的腦子是擺設嗎?你們即便要隱瞞真相,你們卻不調查一下真相是否可以隱瞞嗎?」

「USI已經對我們發起了進攻,他們是有理有據的,他們甚至還有一個現成的科普節目。你們拿什麼反擊?你們告訴所有人,坐在這裡的所謂的主編編輯和記者,其實都是一群白痴嗎?」

有人顯然是想解釋一下的:「這只是個巧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