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又來了個人:「湘南日化廠的廠長龍平梁打來了電話,說是聽說華美日化在國外跟BJ打了個漂亮的商戰,他認為這對於咱們國內的日化企業來說,非常難得,是不錯的學習機會,他們廠想要前來聽報告,差旅費自付。」
正說著,電話又響了,方媛伸手接,就聽見對方說道:「你好,我是天山日化廠的廠長韋東雲,我聽說……」
方媛可是多次參加廣交會,尤其是上次46君子事件後,對這些日化廠簡直熟的不能再熟,直接說:「韋廠長,我是方媛,我知道您的要求了,我會儘快回復。」
等著掛了電話,方媛笑道:「周總這號召力可太強了,我看咱們原先準備定的地點恐怕不夠用了。」
可不是嗎?
這一天就收到了十幾家日化廠的來電,一家日化廠總不能就來廠長一個人吧,他們將這當做好的學習機會,最少得五個人。
而且方媛推測,46君子肯定是要到齊的,外加這幾年增加的編外廠,日化行業最少也有六七十家要加入,最少新增三四百人。
於是,方媛想了想,就跟常部長匯報了一下實際情況,「周漁和華美日化如今真的是日化行業領頭羊。您看,大家都這麼積極,是不是讓他們過來?」
常部長笑著說:「這一個個的,消息這麼靈通,願意來就來,這是好事兒,大家都聽聽。」
方媛就說:「那我把地點換到大劇院吧,那裡能容納一千人,應該夠了。」
可她沒想到的是,日化廠動起來了,其他行業也聽說了,就得問問啊:「這跟外資鬥智鬥勇,最終成功,那不限行業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聽聽?」
另外,各地商務系統也有聽說的,如今到處招商引資,若是原先,大家都覺得是好事,有想來投資的,恨不得立刻跟人家簽約。
但是日化這邊這兩年動靜太大了,先是廣交會集體抵制——參與廣交會的,可不就是各省商務廳帶隊嗎?每個省都有個日化廠,那麼每個省的商務廳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們原先是為了外匯而低價,也知道這麼降價太吃虧了,但沒辦法,可是日化行業的成功,這才是赤、裸裸的展示了對方到底剝削了我們多少,我們原來吃了多少虧。
那會兒,不僅僅是各行業瞧著日化行業的團結羨慕,各省廳也是在想辦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強硬一點,是不是不要唯外資為大。
這是第一次,讓大家知道,他們很貪婪。
第二次是BJ和HL想要和我們合資建廠,周漁拍了個紀錄片,告訴所有日化廠,他們的條款是怎樣的坑人,這個紀錄片後來就成為了各省市商務系統學習的資料,每個人都得看,為的就是擦亮眼,別被騙。
這是第二次,讓大家知道,對方不僅貪婪,還用心險惡。
因此如今合資,所有幹部那真是提心弔膽,一條一條的分析,就怕踩了坑。華美日化的經驗都是一手的,最新的,誰不想再進修一下?
所以,方媛很快就再次找常部長匯報:「各行業和各地商務系統有不少想來聽講的,您看,這怎麼辦?」
常部長本身是做好準備的,華美日化和周漁在日化行業的號召力肯定很大,哪裡想到,在其他行業和各地商務系統,居然號召力也這麼大。
不過這是好事,大家都警惕起來,才不容易吃虧——我們是要發展,但絕不是在吃虧中發展,能避免必須要避免。
乾脆,常部長直接說:「你跟會堂那邊協調一下,在那裡吧。」
那可是能容納一萬人的會議廳,方媛說真的,是太吃驚了,忍不住來了句:「好傢夥。」
所以,當周漁寫完稿,接到新的通知的時候,自己也有些意外——這麼多聽眾嗎?
事實上,還真那麼多。
報告定在上午十點,周漁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已經是坐滿了七八成了。她不好去看,徐倩小聲跟她說:「好多熟人,也有好多陌生面孔,各地的口音都有。有的在交流,有的在敘舊,還有不少學生匆匆往外跑。
我打聽了一下,是說老師以為不重要,所以自己沒來。學生來了一瞧這不對勁,這是趕緊回去叫人了。」
這次主要是京市大學的經濟方面的老師和學生,也虧得這會兒京市不過三環,時間還夠。
等著十點,周漁在方媛的介紹下,緩緩走到講台上時,就瞧見了偌大的會場,居然座無虛席。
她視力一直很好,不過也很難看清楚遠方的面孔,只能瞧見他們在激動的鼓掌。而近處,則是不少熟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