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們這是一起去梅樹村,1981年的9月27日,周漁帶著自家的菜第一次跑到市里賣菜。周漁都忘了這事兒了,可是村里人記得,他們認為這是梅樹村從貧窮賣向富裕的第一天。

91年的時候村里就慶祝過一次,今年早早的,村長周福軍就打了電話來,給周漁說:「我們商量了商量,還是想慶祝一下,你有空來嗎?」

這有什麼沒空的,周漁雖然不缺房子,但說真的,住的最舒服的還是梅樹村。平時沒事兒還要回來住兩天呢,何況是這種大活動?

等著下了樓,就瞧見等在電梯口的佳佳,小姑娘軟軟糯糯的,見面先叫了聲大姨,然後又一副看不出來什麼內容的畫遞給了周漁:「送給大姨的。」

等著往車上走了,周朵才得意的說:「我閨女可愛吧。」

周漁點頭:「比你可愛多了,你小時候就會數錢。」

周朵老不願意呢,「我就知道,你還在怨我沒有履行諾言。要不這樣,我給你個親親吧,省的你老提。」

周朵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如今已經是南河大學經濟學院的副教授,自然不能給周漁管錢了,她對此頗為抱歉,畢竟當初她可是信誓旦旦要幫忙的,所以很長時間都在提這事兒。

周漁嫌棄得很:「不要,還是佳佳親我吧,你已經失寵了。」

石鵬開車,車子很快從省會往南州開去,如今修了高速路,速度比原先快多了,過去回一趟南州怎麼也要四五個小時,如今一個半小時足夠。

快到南州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了。

佳佳指著說:「好多大棚,都是種蘑菇嗎?」

南州這邊已經成了全國的菜籃子,所以家家戶戶地里都是大棚,如今已經快到十月,地里的最後一茬地面菜開始收尾,已經有不少菜戶在收拾大棚了。

從車裡望出去,連綿不絕,仿佛成了大棚的世界。

等著進了市里,更是跟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南州是北方冬季菜集散中心,外加華美日化的大部分工廠都在這裡,來此交易的人多了,南州市區自然要提供住宿餐飲購物,發展的特別快。

整個市區不但街道寬敞,高樓林立,還特別繁華,車子經過了中華大街,周漁看出去,街道的兩旁都是各種各樣的店鋪,她還瞧見了梅樹村便利店。

90年後,他們就定了會員日是每月的27日,在這一天買東西送雞蛋。如今,已經從過去的送一個發展到了送半打六個,所以老太太老大爺們對此依舊興趣盎然。

周漁上次聽梅樹村南州總經理周雪還說呢:「有個大娘,已經在咱們這裡買了二十年的東西了,每個月都來領雞蛋。說咱們的好吃。」

當然,周漁還看到了利民小館,很多地區的國營飯店在九十年代就倒閉了,薑桂香經營有方,直至今日,利民小館還是南州人民最愛去的老飯店,用大家的話說:「這裡都是回憶啊。」

車子又走了一段,周漁還看到了如今年輕人最愛去的飯店——南州印象,這是薑桂香退休後閒不住,乾脆自己開的飯店,五年時間已經發展的很好了。

一路往前走,很快到了梅樹村——城市擴建,原先的梅樹村距離市區有十幾公里的路,開始是坐嚴家兄弟的拖拉機進城,後來通了公交車後,他們這裡算是遠郊公交,但現在,因為城市的擴張,他們已經快算城中村了。

此時的梅樹村,跟90年代的又不一樣——那會兒大家掙了錢,都蓋了大瓦房,但如今入眼所見,皆是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小別墅。

現任村長是周福軍,當年村里人都想建小別墅,周福軍還找了周漁問:「你說是統一的好,還是各自建各自的好。」

周漁就說:「統一的跟小區一樣,咱們村的人還缺小區房啊。」

周福軍一想也是,直接大手一揮,跟梅樹村的人說:「想建什麼樣就建什麼樣,但我話說前頭,難看了可別怪大家笑話。」

結果,著名房地產商周遠征成了勞累命,村里人一個個的找他——要好看,要時髦,錢的事兒好說。

周遠征還跟周漁吐槽呢:「我也不能掙村里人的錢啊,累死我了。」

周漁就問他:「又累又高興吧。」

周遠征美滋滋:「那當然,富貴哪裡有不還鄉的啊,可你這成就太大了,村里又富得很,根本用不上我,我想使勁都沒地方。終於,我等到這一天了。鄉親們用得上我,我驕傲。」

周遠征的心血沒白費,梅樹村建起來用大家的話說:「就跟村名一樣,好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