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憨憨女郎的躺平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哪兒?車上有什麼?」

車內的老人應聲回著。

官兵們又是仔細的看了好幾眼,才總算是放行。

青布的車轎正要離開,忽的聽著城門裡面傳來一聲高喝:「停下!」

第三百八十六章 還有幾日

「停下停下。」

京兆府官兵跟著高喝。

城門樓下,不論入京還是出京的人馬盡數停下。

青布的車轎狠狠的晃了下。

而後又和其他的車轎幾若一般。

「怎麼了?」

「先前京里出了人命案,若不是那家的鄰居過去還物十還不知道,剛死了還沒一個時辰,應該是年輕力壯的高手所為,上頭怕是行兇之人急著出京,嚴查一番。」

「是是,放心,都盯緊了的。」

「……」

幾句寒暄,有校尉過來查問。

小校道:「這車裡的是位老人家。」

「那就放行吧。」校尉。

「放行。」

隨著小校高呼,青布的車子緩緩駛出京都。

*******

皇宮。

季子墨低聲:「盯緊了。」

「殿下放心。」方文軒道。

季子墨頷首,方文軒左右看了眼,旁邊伺候的小海子自動退避三丈開外,好像什麼都聽不到。季子墨看著方文軒的舉動,輕笑道:「可是說做生意?」

方文軒悄悄的豎了個大拇指。

太子殿下英明。

面上肅然正色:「臣聽殿下的,殿下總不會委屈了自己人。」

「只是如今又是鎮國公府領兵,陛下那邊沒事吧?」

眾所周知,陛下最憂心的就是鎮國公府。

季子墨道:「請方大人告知外祖,有我在。」

一聲「外祖」可見親切,另一句「有我在」,已是告誡。

方文軒身形再直,對季子墨行禮,退下大殿。

季子墨在殿內端坐些許,轉身去了皇帝寢宮,向皇帝稟告前朝政務。

玉門縣危,朝中上下齊心,不日大軍遣派,提望東伯護衛京畿,何嘗為副,各部官員齊心協力,太子代陛下勉力眾臣工,另早些時候宮中失竊案已結案,宮內上下查出不少蛀蟲,外頭的商鋪也濾了一遍,因鄭家郎君還有其他商鋪掌柜東家招供,再抽絲剝繭,已經查到了六大家的身上,京都六大家多少去了層皮。工部員外郎王大人家門前被刺一案又有進展,已查明和六大家有關,更有自陳罪責之盧家。

「如今京都內外大都知道風雲台樓閣,是孩兒的產業,盧家找了兒臣,說了依紅園所在,兒臣以為京都的六家已漸不為六大家所容,昨日的罷市就是由頭。」季子墨道。

皇帝垂著的眼帘掀開,渾濁的眼底透出精光:「罷市?他們不想活了?」

季子墨道:「請父皇息怒,因太子妃的謀算,並未得逞。」

季子墨把手中的冊子奉上。

高德正要去接,皇帝擺手:「你說。」

「是。」季子墨道,「父皇可還記得前陣子太子妃上的摺子,摺子上事關海貿,開疆,父皇當時看了許久,昨日太子妃召集了京都各商鋪的東家就是商談此事……」

季子墨的聲音清潤,聽著聽著皇帝漸漸恍惚。

那摺子,他還記得,也記得他的批覆,太早了也太晚了。

現在看,好像不早也不晚。

正是時候。

以利換了那些商賈東家的懼。

日後再想起來,想到的是六大家的威逼和朝廷的寬容。

這個太子妃,好像他選的太好了。

耳邊的聲音漸歇,皇帝問:「提望東伯,是太子令,還是御旨?」

季子墨:「太子令。」

皇帝笑出聲:「你啊,就不怕你的太子妃不悅?」

季子墨也忍不住彎起了嘴角,道:「她不會。」

「這倒是,望東伯也是鎮國公府的連襟兒。」皇帝似有戲謔。

季子墨微微肅目:「望東伯忠心的是父皇,那夜是望東伯阻止了鎮國公世子與大郎君往宮中而來。」而那夜皇帝最先想殺的就有她。

皇帝也意識到不能再說下去,咳了幾聲,高德忙上前侍奉。

季子墨眉目微動,也沒有再說下去,道:「察其言,觀其行,辨其心,而善惡彰焉。孩兒蒙鎮國公教導多年,雖不敢言知鎮國公為人,但有外祖和父皇言談,兒臣也知曉一二,鎮國公並無意朝中爭鬥,若非是孩兒要回京,鎮國公恐怕還會留在西山寺。」

「太子妃學六韜時,鎮國公並未避諱兒臣,鎮國公之教導悉數在目,兒臣不以為聰慧,但自認也得一二真意,鎮國公之六韜氣盪宏偉,並不在一城一地,而是在百姓在萬民,兒臣時常在想當初祖父和鎮國公並肩時該是何等的氣魄!也難怪短短十多年便平定了亂世,立下大乾江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