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鶯回話道:「青木一早就去鄭嬤嬤那兒領了鑰匙,其餘要用的,紅鯉早著人去辦了。近些日子有人在這邊常住著,倒不缺什麼東西。姑娘安心便是。」
.
薛家別莊,薛起正在向徐弘簡道謝。
室內茶香氤氳,明亮的光投到桌上,有些微刺眼。
薛起說完了致謝之言,談起自家令人頭疼的妹妹:「凝兒她一直掛心著這樁事,長輩又不許她多加打聽。這些天她耐不住,時常往你那邊跑,不知可有打擾到宋家妹妹?」又說起自家鋪子上剛得了些許珍稀藥材,晚點兒給宋溫送去。
「倒不妨礙什麼。溫兒的身子已經好了泰半,此次出來也只是在京城裡待得煩了,出來解解悶。有薛二姑娘陪著,興許還好些。」
薛起見徐弘簡聲音溫潤含笑,仿佛想起了什麼趣事。心中不由感慨,看來他對於這位妹妹很是疼愛。
不過真要算起來,現今的徐府中與他真有親緣的,也僅有宋溫一個,不疼她疼誰呢。
妹妹薛凝還天真爛漫不曉世事,薛起年長几歲,知曉許多外人不知的內情。
徐弘簡與宋溫之間的親緣並非是因為徐家大爺同宋溫母親的兄妹關係而來。他徐弘簡根本不是什麼徐家庶子。徐弘簡乃鎮國公夫婦的獨子。宋溫的父親,乃是徐弘簡的親生母親的表兄。
鎮國公府對外宣稱世子在南邊某座寺廟中靜居養病。
這其中的緣由涉及到皇家,薛起也是偶然從長輩那處知曉的。
當今天子並非太后親生。太后所出的趙王自幼身體羸弱,而太后從未掩飾過她的野心,她在先帝還在時扶持母族,在朝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於先帝彌留之際,太后屢次出手想扶趙王登上寶座,動盪一時。終究因趙王體弱而罷休。
在那之後,太后與當今經過一番密談,提出了諸多苛刻條件,皇帝選擇了其中一些應允下來。太后也如約交出了手中的部分權力,讓皇帝麾下的能人進入朝野。
可就在十二年前,趙王突犯重疾,藥石無醫,太醫院上上下下拼盡了力氣也沒能改善一丁點兒。太后經人指點,請來一邪僧,邪僧幾經掐算,說趙王此次犯病乃是不祥之人所致。
他口中的不祥之人正是鎮國公夫婦的幼子,當時尚未滿八歲的徐弘簡。
鎮國公與皇帝年少相交,二人交情非同一般,更何況太后先前肆意斬殺兩位太醫,已經犯了皇帝的忌諱。於此事上,皇帝與太后爭論不下。就這短短几日,趙王身子再也撐不住,成日陷入昏睡,太后華發漸生,只能拿出最後的籌碼來與皇帝交換。
而鎮國公數年來為皇帝出生入死,對於這一交換,沒人比他更明白其中的價值,也沒人比他更無奈。終究只能忍痛把孩子送出京城,生受骨肉分離之苦。
這些年太后年紀漸長,且已鮮少見人。徐弘簡便在前些年悄然無聲地回到了京城裡,還同薛起做了兩年同窗。
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太后二十年前大力扶持的母族吳家,還沒徹底倒下,並且吳家子孫還算得爭氣。這便是徐弘簡尚還借著名待在徐府,沒能認祖歸宗的原因。
薛起的目光落在徐弘簡身上。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徐弘簡握著茶盞慢飲,掩不住的清俊貴氣。
哪怕他如今沒有過分顯赫的出身,也勝過吳家子弟許多。如今徐家在明面上能給他的助力,比不上徐家大公子徐時昌,在尋常人看來,在刑部終究比不上走翰林院的那條路。
徐家大夫人對嫡長子徐時昌可謂盡心盡力,所結的姻親趙家也是三朝為臣,在他的仕途上能出不少力。
想到此處,薛起倏然記起妹妹回來所提到的那位表姑娘,心念一動,問道:「凝兒那丫頭回來跟我說,還有位表姑娘在你那邊住著,可是同宋家妹妹一起來休養的?」
徐弘簡聞言一頓。
「她身子骨還好,只是嬌弱了些。」
.
蘇蘇在榻上臥著翻了幾頁書打發時間,估摸著宋溫該起了,便帶著綠鶯出門。剛踏出房門,就見到紅鯉帶著兩個小丫鬟風風火火地往西邊的書房走去。
綠鶯看著紅鯉遠去的身形,不禁一笑:「紅鯉這是見著什麼餌了,像條魚兒游來竄去的,平日裡不見她這樣幹活呢。」
蘇蘇所站之處正好能看到書房的一角,兩扇朝向這邊的窗大開著,小廝正手腳麻利地清掃搬運各樣物件,忙得腳不沾地。
鄭嬤嬤應當在書房裡。
蘇蘇自打進了三公子徐弘簡的朝寧院,就打好主意要好生伺候著他。
過去待在膳房不怎麼在外走動,她大概還能哄騙自己二公子屢次示好只是圖一時的新鮮。可在二夫人透露出想讓她到二爺房裡做妾的意圖後,她便明白自己的一張臉弄不好是要惹出禍事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