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的末世有點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結合植物周期調控技術,生物學教授試圖從光敏植物中提取並製造某種「抑制感光蛋白」的因子並嘗試注射給夜行異變者,可惜結果有限。

儘管仍然在部分異變者身上看到了效果:她們的瞳孔對月光的反應降低,但代價是,攝入了這些因子的居民思維也變得比常人更「遲鈍」。

大家只好叫停這個研究。

還好,這個研究帶來了新的啟發。來自城南的一位老刑警——她提出:如果月光是「視覺層面」的誘因,那是否可以「光照反制」?

這條思路帶來了第二項應急機制:「高強度定向光照」。

教授團隊很快就設計出一個簡單的裝置:用幾組舊投影儀改裝出「高頻頻閃燈」,內嵌模擬白晝波段的LED陣列。

當夜行異變者被月光誘發輕度狂躁時,只需將這裝置對準其雙眼照射5秒以上,便能令其快速「降溫」。

雖然不能根治,但對於公共空間應急處理極為有效。

張教授開心地將這個機制命名為「光咬術」,意為「以光咬回人性」。

——慘遭晚涼背後偷偷吐槽:「感覺張阿姨最近壓力太大了看了什麼亂七八糟的閒書。」

當然,一切緊急手段建立的基礎,則是一個關鍵發現:月亮的出現並非不規則。

通過持續觀測,教授和天文愛好者組成的小分隊在城北觀景台制高點處布置了簡易觀測點,用廢棄天文鏡、光度計與舊手錶記錄月光周期。

終於,在永夜後的第32日,大家確認了規律:

每隔8小時,月亮會在10分鐘內升起並快速墜落。

這個發現極為關鍵,兩個聚居區立即聯合設立「月升預警廣播系統」——每次月升前5分鐘,會有固定頻段的廣播響起,提醒所有人就地迴避、鎖門、啟動光照防禦裝置。

日行異變者被編入巡邏隊伍,她們佩戴強光頭燈、裝備藤蔓捕捉裝置和鎮靜彈,每8小時一次換崗,維持兩個聚居點的基礎治安。

夜行異變者則總算也能夠正常出門了。

這樣混亂卻有效的秩序,終於在永夜的第三十四天,勉強構築了一個「半封閉式的人類生態系統」。

但這並非完美。

事情開始於一次分發食物。

一名男青年將一袋已經發芽的馬鈴薯偷偷藏進衣服里,被志願者發現後,場面迅速升級。

不是因為這袋土豆,而是因為「有人吃飽了飯,有人還在餓肚子」的傳言,像黴菌一樣蔓延開來。

這一切的根源並不難找。

永夜帶來的不僅是光的消失,更是「光合作用」的中斷。晚涼等人先前在山城運作起來的室內培育作物生態鏈維持了基礎作物的生產——有晚涼的系統在,當然還是充裕的。

但現在系統沒了,商店沒了,太陽也沒了。

補光系統、電力、溫控裝置,每一個環節都壓著極限運作。人雖然沒多,但是大家異變後胃口都有變大。

家畜蔬菜減產,儲糧一直在消耗,新的果實卻遲遲無法轉熟。口糧只好開始節制供給以維持底線的勉強維生。

山城人在末世後真的是過了好一段的好日子,如今再堅強的秩序居然差點沒經住「吃不飽」的傳聞發酵。

人群聚集,互相推搡,有人開始懷疑巡邏隊中有人私藏糧食,有人帶頭砸掉了食物登記台上的電子秤,還有人試圖強行闖入綠色家園的「植物培育倉」…

晚涼未能趕到現場,負責該區域調度的汪姝,卻第一時間出現在人群前。

她戴著頭燈,一身巡邏服,腰間佩戴著配槍,卻沒有開口,僅是站在人群中央十幾秒,喧鬧的場面竟短暫沉寂了一瞬。

「誰動的手?」她的聲音冷得像壓著月光的霜,「出來說話。」

沒人動。因為所有人都記得這個女人——

她不是山城的領袖,卻曾是末世初起、秩序潰敗時最早作為巡邏隊隊長和代表綠色家園小區自救隊去對其她居民提供幫助的人。

她從來不說空話,也從不妥協。一聲令下,誰敢鬧事就真的會被狠狠修理。

但這次不同。

「你憑什麼管我們?你算老幾!大家現在都變強了!」有人叫嚷。

「對,她現在不就也是個看倉庫的!她不也是夜行異變者嗎?」

「憑什麼有些人能喝溫水吃熱菜?我們每天凍成狗只給一口稀粥?」

也許是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也許是月亮帶來了混亂,人群躁動起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