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朝堂後,息禾發現朝堂中實際辦事的是一些低級官員,他們管理著各個部門的各種事務。
如此,只要這些低級官員給她行個方便,她辦事起來就會順暢很多。
為了辦事順利,息禾花了不少心思拉攏這些低級官員,當然也花了不少的錢。
利益動人心,不到半年,息禾在朝堂上行事便變得如魚得水,科舉制的開展也越來越順利。
第一場秋雨落下的時候,黃色的樹葉也飄落到了長安城的各個角落,天氣開始轉涼。
申月初三,鄉試密封的試題與監考官也如期到達地方。
申月十五,第一輪鄉試在地方上開展。
這段時間,無論在茶館酒樓,還是在大街上駐足的行人,都在熱議此事。
為了考試順利進行,息禾對這件事盯得很嚴,加上各大家族子弟自有傲氣,上頭還有帝王看著,因此直到鄉試結束,期間也並沒有鬧出什麼么蛾子。
加上這是第一次舉行科舉,考試並沒有間隔太久。
在鄉試結束後,緊接著便是會試和殿試。
一直到元狩二年夏,第一場科舉才落下帷幕。
這一場考試,一共出了秀才三千六百七十人,舉人三百三十五人,進士十人。
這些人,很快就被劉徹安排填補了中央和地方空缺的崗位。
又經過劉徹數月考察,發現這些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一到任上就能辦實事。
科舉制選拔的人才能夠避免朝臣之間的利益糾葛,加強中央集權,選出的人才也確實能辦事等,此科舉制深得劉徹心意。
這樣的情況朝中眾臣都能看見,面對科舉帶來的實績,一些朝臣就算心有不甘,也不好再在朝堂上彈劾科舉。
他們沒那麼愚蠢。
而這一批以科舉入士的官員,大多數天然的親近息禾。
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感激她,而是他們知道,息禾需要他們,而他們也需要她,他們是利益共同體。
只有他們捆成一團,才能一起對抗世家權貴的傾扎。
未免被劉徹認為結黨營私,大家對此都心照不宣,只是不說出口而已。
劉徹這樣一個帝王之術玩到極致的政客,自然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也需要重新扶持一個勢力制衡朝堂,而這些新鮮血液注入朝堂正合心意,因此他不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開始大力培養科舉入世的人才,對息禾多有照顧。
而科舉制的成功,也昭示著息禾徹底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
如今的她猶如一把剛開刃的劍,鋒芒畢露。
有這一把利劍開路,再無人能隨意攻訐她。
同年,霍去病再次出兵匈奴,斬殺折蘭王、盧侯王等七王,威望越盛。
其中匈奴的渾耶王和休屠王兩部因戰事不利,導致部隊死傷了好幾萬。
其中渾耶王麾下損失六部,休屠王損失一部並丟掉了祭天小金人,而這個祭天小金人相當於大漢的國璽。
此事被匈奴單于伊稚斜得知,心中大怒,打算召回渾耶王和休屠王,將二人秘密處死。
此二王在匈奴王庭經營數十年,在伊稚斜單于身邊安插有暗樁,因此得以提前得知此事。
伊稚斜要他們死,渾耶王和休屠王已無退路。
二王考慮到每年皆有匈奴小部落降漢,被漢庭優待,心中便計劃著向漢庭傳遞想要投降的意願。
二王行動迅速,很快,就派使者前往金城。
最開始是渾耶王的使者到了金城,當時李息在修城牆,見狀立即將消息傳遞給劉徹,霍去病得知此事後也從邊關回到了長安。
劉徹得到消息,便立刻召開朝會與朝臣商議此事。
大部分朝臣都認為,渾耶王和休屠王與大漢常年戰事不斷,雙方互為死仇,此次二王投降定然有詐。
丞相公孫賀上前阻止道:「陛下,渾耶王和休屠王此次戰敗,伊稚斜單于定然不滿。二王急需向他們的單于將功贖罪,極有可能以投降為誘餌,實際想玩什麼鬼把戲。」
劉徹問東方朔:「愛卿以為如何?」
東方朔聞言,道:「陛下,昔日左賢王受降,是當時他部下皆是殘兵敗將,手上連支像樣的軍隊也沒有。而渾耶王和休屠王如今手上有五萬騎兵,若是臣,臣也不相信他們會真心投降。」
眾大臣紛紛附議,並不敢接受渾耶王和休屠王的投降。
霍去病從小錦衣玉食,出生尊貴,行事強硬,作風外放不拘一格。<="<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