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願降!」
「臣願降!」
勾鉞與一萬將領看著對岸紛紛跪倒在地,一時之前,有瞬間的錯愕。
渾耶王和休屠王,連帶麾下五萬餘匈奴人,竟真的全都向大漢投降了!
高不識忍不住感慨:「史書上定然會書寫將軍今日的功績。」
仆多嘟囔道:「將軍被記錄在冊的功績還少嗎?」
「你懂什麼!」高不識無語的瞥了一眼仆多,解釋道,「將軍此次單槍匹馬闖營代天子受降,以一人之勇對五萬匈奴士兵!這是何等英姿!而將軍,如今不過才二十出頭,可謂前無古人,後面也不一定有來者!」
勾鉞聽到高不識和仆多的話,心裡也忍不住點了點頭。
他跟在霍去病身邊近十年,自問武藝不比霍去病弱,可若讓他一人獨闖敵方陣營,他亦心有餘悸。
而這邊,霍去病見眾人紛紛跪倒,拿出帝王聖喻朗聲宣讀:「奉天子命……」
大意是只要渾耶王歸順大漢,大漢定然會好好善待他與他的部下,請渾耶王前往長安拜見天子,再行封賞。
渾耶王立即謝恩。
霍去病見狀,翻身下馬,將信物交給渾耶王,隨即道:「請渾耶王帶各部士兵有序過橋。」
「是。」
黃河之水拍打著河道兩岸,沖刷著兩岸河沙,將泥捲入河水之中,黃河水渾濁不堪。
這便是黃河,見證了無數歷史的黃河。
渾耶王歸降,休屠王反水被殺之事,快馬加鞭的傳回了長安。
第91章
在此之前,朝堂眾人皆以為霍去病只是一腔孤勇,政務能力卻實在過於稚嫩。
哪怕他已經打過了數場勝仗,戰功赫赫,不墜他舅舅衛青之名。而這些世家依舊偏見的認為他是武將出生,面對敵人只會莽撞行事。
尤其是對渾耶王和休屠王歸順一事上,眾臣經過商議其利弊皆反對接受二王歸順,朝中唯有霍去病一人堅持認為應該接受他們的投降。
此舉讓朝臣更深覺他太輕狂自傲,逞匹夫之勇。
而更讓他們無奈的是,陛下任人唯親,對霍去病更是極為愛重,竟絲毫不顧其他將士的性命,力排眾議,讓他代天子受降。
要知道這件事辦得好功勞極大,辦不好,讓軍隊折損,同樣也是極大的過錯。
而這件事辦砸的機率非常大。
那日下朝後,不少朝臣心裡認為霍去病年少輕狂,立功心切,定是以為自己打了幾場勝仗就真的無所不能,與他舅舅衛青內斂謹慎的性子簡直大相逕庭。
他,遲早得吃虧。
渾耶王和休屠王歸順之事大概會另起波折,到時定然會給這位相當自傲的少年將軍當頭一棒,讓他知道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事與願違。
這不過這些朝臣對於霍去病的偏見,也是文臣對於武將偏見。
而朝堂眾臣怎麼也沒有想到,渾耶王和休屠王歸順之事的確沒有那麼順利,卻沒有與他們設想的那樣糟糕。
這一切,竟是因為霍去病。
休屠王雖然臨陣反水,而渾耶王早有準備,斷了休屠王的後路,逼其自殺。
而霍去病竟單槍匹馬到了對方大營將騷亂鎮住,使得渾耶王順利歸順大漢。
這一次,霍去病又立了大功一件,又將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息禾在霍去病去代天子受降的這段時間,就一直聽到一些關於他的閒言碎語。
當然,她也聽到了坊間不少文人談論起霍去病,認為他此舉太過自傲自負。
畢竟那可是匈奴的兩位重臣又手握重兵,怎麼可能突然歸順大漢。
邏輯上,就說不通。
息禾在史書上看到過這段歷史的記載,知道二王歸順是因為怕被單于伊稚斜處決,也知道休屠王會反水被渾耶王殺掉,而霍去病鎮住了場子,使得渾耶王及五萬匈奴人順利歸降。
只是,朝野上下其他人不知道歷史,所以猜測有誤,註定要被打臉。
息禾設想一下,如果她不知道歷史走向,她也不想霍去病前去冒險。
這樣,著實太過於莽撞。
她與霍去病相處數年,霍去病的性子與史書上還是有出入的,並不是輕狂自傲的人,也不會不顧將士的命,讓他們陷入危險之境,定然是有什麼地方她忽略了。
入秋,樹葉已經變得金燦燦的,隨著秋風掃過,葉子撲索索的往下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