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關於漠北之戰的細節,她倒是想將其細節都全部告知霍去病,只是有心無力。
特別是霍去病從代郡帶兵出入大漠之後,便神龍見尾不見首,無論是他的行軍路線,還是在何方撞見的匈奴右賢王,史書上都沒有明確的記載。
即便後世討論的行軍路線,大多都是後人推測,做不得數,因此息禾不敢妄言。
她心中是認為歷史不可改變,可萬一呢。
若是因此壞事,她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她沒有那麼蠢。
時間一向過得很快,從春天到夏,便是眨眼的功夫。
經過多場朝會的商議,朝廷最終將出擊匈奴的戰略定了下來。
而如歷史記載那般,衛青與霍去病各領兵五萬,分東西兩路,由定襄與代郡出兵。
無論是帝王還是朝臣,此次興兵,都希望能一舉擊潰匈奴主力,揚大漢國威。因此,作為李廣作為老將,依舊被帝王賦予了眾望。
只是息禾說得那段話,劉徹的確聽進了心裡。
趙食其是衛青下屬,曾多次跟隨衛青在戰場殺敵,以戰功被封為關內侯,對匈奴地形熟悉。劉徹又囑託趙食其跟隨李廣,以防他在大漠迷路。
這一次,曾與息禾有過舊怨的曹襄作為後將軍,也跟著衛青前往了定襄郡。
而劉徹向讓霍去病對陣匈奴單于伊稚斜,從息禾口中得知伊稚斜主力位置,便讓霍去病從定襄出發,讓衛青由代郡出發。
正值五月,天氣炎熱。
朔方城。
這裡最多的是黃土高原,草木稀疏,一望無際的荒涼。
朔方城綱剛打下來沒幾年,正需要人建設,因此山東遷徙來的災民,很快就被官府接收,用來建設城池和修建防線。
息禾將最後一批災民遷至朔方時,衛青與霍去病剛帶兵出征匈奴。
關於戰事,她是甚少過問的。
加上她這幾月都在組織遷徙山東災民之事,也沒有時間關心其他的,便也沒有過問太多。
直到漢朝出兵匈奴,霍去病便給她留了一封信。
只是,息禾看完信中的內容,腦子靈光一閃,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完蛋。」
信中說,朝廷抓到匈奴斥候,得知匈奴單于已經知道了大漢的作戰計劃,伊稚斜單于帶著主力往東去了,消息傳到朝堂之後,劉徹便更改計劃,讓霍去病從代郡出兵,讓衛青從定襄出兵。
既然作戰方略被匈奴知道,朝廷改了策略,本就沒什麼好說的。
只是這就又對上了歷史。
「女君,外面風沙大,趕緊進屋吧?」
說話的是姜辛,他與姜懋一起與息禾來到了朔方城。
聞言,她回神,她將布住自己的口鼻,眯眼:「跟守將說一聲,去準備路引,我們去定襄。」
姜辛不解:「去定襄?」
息禾問:「對,去定襄。」
這一場打出大漢雄威的國戰,去看一看吧。
朔方郡距離定襄隔著五原郡和雲中郡,快馬兩日便能到。
息禾本應該在將災民安頓之後便回長安述職,於是她寫了摺子讓朔方城守將派人送去長安,稟明緣由,便拿著路引去了定襄。
到了定襄時,距離衛青出定襄已有四日。
她很是好奇,若是衛青依舊從定襄出發,衛青與李廣分兵之事可否還會發生?
邊塞風沙很大,夜間的溫差也大,就連天上的星星,好像也比關內的更加明亮。
息禾帶來的人在定襄休整了一夜,到了次日,前方戰報很快就傳了回來。
與她預想的那樣,衛青帶著幾位將軍前進到大漠,抓到了匈奴俘虜,俘虜特來告知了匈奴主力的位置,於是衛青便與李廣分兵,讓他向東繞後合圍伊稚斜。
第135章
而漠北之戰衛青和李廣本可合圍伊稚斜,卻因為李廣和趙食其迷路,讓伊稚斜得以逃脫。這也間接地使得兩年後劉徹再派霍去病出兵大漠,導致霍去病就此隕落。
想清楚其中因果關係,息禾決定出塞。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定襄留守的守將得知息禾想要出塞,一時間卻為難了起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