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情落到皇室,都不能只看事情的表象,而此事往深處想,就是這皇后真的什麼都不懂,白在宮裡過了這麼多年。最起碼,她連枕邊人的愛才惜才之心都參不透。
皇帝怎麼會不把皇后視為自己身上的污點?怎麼會不乾脆利落地抖落掉?
再說了,皇后什麼時候做月老不成,怎麼偏就選了這個時機?長公主正在外馬不停蹄嘔心瀝血地忙碌,皇帝有多欣慰驕傲,就有多心疼,現在皇后來給他添堵,他能忍才是大白日見了鬼。
至於安陽公主,回到自己的宮室,皇帝賞的三百兩銀子不接,皇帝的旨意也不接,就不言不語神色麻木地杵在窗前,渾似老僧入定。
李福陪著劉洪過去看了看,並不當回事,小聲道:「到了這份兒上,也只有裝傻充愣給自己台階下了。先前太瞧得起自個兒了,覺*著皇上怎麼也會讓她嫁給如意郎君,結果皇上不慣這毛病,只好出這種蠢招賴在宮裡。」
劉洪一巴掌拍在他後腦勺,「看破不說破,總也記不住。」
第103章 長公主借調人手
身為安陽公主的生母,賢妃真是恨死了皇后,聞訊後,一面吩咐心腹給娘家報信,一面趕到御書房求見。
皇帝召見,賢妃進殿後,先行請罪:「安陽起了不該有的心思,臣妾前幾日便已知情,再三勸說,怎奈她不聽。也不知買通了何人,憑臣妾如何到各處遞話,她也總能出宮去胡鬧。
「今日午後,原本臣妾要將安陽禁足,正說著,皇后娘娘過去了,出面講情,臣妾不敢違拗,只好眼瞧著皇后娘娘帶安陽離開。
「至於她們前來皇上面前說些有的沒的,臣妾真的沒料到。千錯萬錯,都是臣妾的錯,請皇上降罪。」
賢妃的母族是清流世家。皇帝就算不相信她,也相信她背後的家族,因而只是道:「既然無辜,便無罪。」
「臣妾還有個不情之請,」賢妃狠一狠心腸,懇求道,「皇上能不能網開一面,發落安陽到護國寺落髮修行?若將她逐出皇室,臣妾娘家也絕不敢相助分毫,她又不是明白事理的做派,鬧出笑話來,折損的仍是皇家體面。這說到底,雖然逐出去了,也終究是在皇室長大,外面的人不會忘記。」
皇帝沉吟道:「道理是沒錯,可這是她自己選的路。」
賢妃將態度放得更謙卑也更柔和,「在方外之地,不也不在皇室?」
「……容朕想想。」
皇帝生平最厭憎的事情,便是有人為了姻緣之事脅迫他,而他的女兒,竟然想用與生俱來的身份強人所難,實在是讓他膈應到了骨子裡。
關鍵惦記別人也還有情可原,偏生惦記上了顧月霖,除了見色起意,枉顧皇室與顧月霖的得失,還能證明什麼?
隨後,賢妃年邁的雙親、兄嫂趕到宮裡;賢妃在後宮人緣不錯,有頭有臉的嬪妃也聯袂過來求情。
皇帝拿了一陣架子,便勉為其難地給了眾人情面,改命即刻送安陽到護國寺帶髮修行。
他沒說期限,為的是以觀後效。
安陽公主離宮前,要當面謝恩。
皇帝沒見。
至於廢后之事,皇帝壓根兒不允許任何人有二話。翌日,命廢皇后遷居西山一所行宮居住,後宮諸事,著位分最高的三位嬪妃合力打理。
此事,官員命婦其實早就看出了苗頭,不拍手稱快已算厚道,而安陽之事的原由,內外命婦免不得探究一番。
沒過幾日,大家心裡就都有數了。
原本就打算與顧玉霖結親的人,由衷地慶幸皇帝心意堅定,同時也發現,沈夫人得了空就到顧月霖家裡串門。
工部李侍郎催促妻子:「你不是與沈夫人說得上話麼?趕緊趁這機會找她,她若能幫襯一把,結親便有了眉目。」
李夫人卻與他心思相反,直言拒絕:「我與沈夫人說話算得投契,正是因為彼此心直口快,沒那些彎彎繞。再說了,狀元郎一無娶妻之心,二與絕俗女子是手足,怎麼可能看得中資質平庸之輩——人與人沒得比,我們得有自知之明。」
李侍郎氣結,「你用女兒的資質說嘴做什麼?我的目的是借沈夫人之口提醒顧月霖,皇上對他寄望頗高,若成為我李家的乘龍快婿,定能得到傾力扶持。」
李夫人卻已不耐煩,「剛說了要有自知之明,你就把自己當盤兒菜了。照你這心思,沈家、魏家做不到?他們族裡、手足膝下沒有適齡的閨秀?歸根結底是狀元郎如今沒娶妻的心思,人家就不多事討嫌。你有轍就自己想去,沒轍也別想我出力,我只給女兒找才學樣貌相當的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