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輔生平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蔬菜一茬茬收穫,送到官府指定的倉房,換得一筆筆銀錢。數目都不大,但積少成多,給人以成就感。

二老爺意識到土地的寶貴之處,琢磨著自己沒有做生意的腦子,不如做個腳踏實地的小地主,用地生財。

聽杜華堂說,顧月霖、李進之種過一季棉花,每人最少也得賺一千多兩。

今年大勢所趨,也就這樣了。等到明年,一定要跟著月霖的步調走,他讓管事種什麼,顧家就有樣學樣。

得知欽天監的預測,二老爺才明白朝廷主抓的諸多事項究竟因何而起。

他喚來兩名一向對自己忠心又明晰世情的管事,和他們商量現下到底該如何籌備。

三個大男人商討磨煩相互說服了整日的結果,歸結起來不過是君若對魏琳琅說的一席話。

二老爺心裡有了准成,第二天按部就班著手,更不乏親自督促不安分的管事的情形。

顧月浩自從挨了二十板子,在床上躺了兩個來月,就對自己的父親、顧月霖和君若畏之如虎。平時他再不敢到父親面前要這要那,更不敢張羅什麼事。

二老爺一副忘了這個兒子的樣子。

總這樣下去,別說給他找事由,就連娶妻恐怕都不給張羅。顧月浩痛定思痛,鼓足勇氣尋到父親面前討差事。

二老爺扔給他一個空白的帳冊,「端午之前,每日到街頭轉轉,打聽府里尋常所需的各類物品的價錢。」

顧月浩歡天喜地地應下,帶上一名小廝出門去。

四老爺那邊,見二哥忙得團團轉,卻對他不聞不問,臉上很是掛不住,也怕自己這一房被徹底晾起來,學顧月浩去討差事。

二老爺神色冷淡:「沒什麼好麻煩你的,只是,公中的廚房平時有平時的規格,遇災期間不好說,或是減半,甚至要減到四分之一,而且每個房頭就是一天三頓,再多了給錢也欠奉。告訴你這些,只是想請你到時候管好房裡的人,別動不動找我和廚房裡的人鬧,要想吃得好,得自己想轍。」

「我記下了,」四老爺訕訕地笑著,「絕不會給二哥添亂。」

「如此,我就燒高香了。」

四老爺剛走,杜華堂和顧採薇來了。

杜華堂要去給二太太請安,顧採薇則要單獨與父親說話,讓他先去。

二老爺問女兒:「什麼事兒?」

顧採薇扯出討好的笑,「不是又要鬧災嗎?我心裡七上八下的,您能不能借給我三百兩銀子?」

「暴雨天再久,撐死了也就個把月的事,災後事宜是官府將士的事,身在京城的人,受到的影響有限。」二老爺沉了臉,「你要那麼多銀錢做什麼?出嫁時不是給了你五百兩?華堂不是找了做西席的差事?而且你們成婚前,杜家給你們湊錢買了個田莊,吃喝不愁,怎的還不知足?」

杜華堂成婚後,見攀附權貴全然無望,死心不死心的放一邊,當下的日子總要正兒八經地過。

說到他的差事,還是沾了義桐書院的光,有以狀元為首的七名進士大放異彩,尋常門第對出自義桐的秀才也高看一眼,不指望他們能教導得子嗣高中,開蒙讀書的幾年卻不在話下。

由此,杜華堂在謀取西席差事的人里成了香餑餑,被一個門第請到族學,教導五歲到十來歲的數名學生,每個月八兩銀子,每季四套衣物,並撥給一匹馬、兩名憑他如何差遣的小廝。

二老爺對此是很滿意的。再怎麼著,女婿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同樣年歲的男子,每個月能賺二三兩就已難得,大多數累死累活一整日,也就賺五六十文,女婿因讀書小有所成,平均下來,每日輕輕鬆鬆地就能賺二錢多銀子。

再怎麼著,也已強過顧府門裡包括他在內無所事事的一眾廢物。他照實和妻子說了感觸,二太太對女婿的態度也切實親近起來。

顧採薇提起這些卻沒好氣,「八兩銀子算什麼?我現在只有兩名二等丫鬟、兩個婆子服侍著,好些事都要親力親為。要是連日降雨,家裡瑣事就要增多,我想趕緊多雇幾個下人,多置辦些糧食菜肉……」

「你不用管那些,華堂自有安排。」實際上,二老爺已經派人給女婿傳話過去了,杜華堂沒出兩日就已安排妥當。而他這傻閨女,卻睜著眼跟他說瞎話。

顧採薇鼓了鼓腮幫,又嘟了嘟嘴,「您要是不答應,我就找娘親討要。娘親要是也跟您一個調調,我就回來住娘家。」

「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只是,家裡就算留著你住的地兒,在非常時期,也沒備你那一份兒口糧。」二老爺瞪著女兒,「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量著你嫁出去了,我就不能教訓了?」

顧採薇氣得哭了一鼻子。

二老爺不理她。

杜華堂折回來,見妻子神色有異,只當沒注意到,落座後笑道:「有個交情不錯的人,見我手裡的瓜果多,用他魚塘里的魚蝦跟我兌換,魚蝦都很新鮮,給岳父岳母選了一些,等會兒就送來。」

「你有心了。」二老爺掛上和藹的笑臉,和他說起手邊種種瑣事。

顧採薇在一旁坐了會兒冷板凳,心知說什麼都沒用,起身去找母親說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