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意走了快二十天了,他想他,但沒說。
聊到時間很晚,陳玦讓顧思意去睡覺,掛電話後,陳玦在辦公室翻了會兒郵件,手機屏幕上出現上午的消息,是他用了兩年多的司機老梁。
一個他已經四個月沒見的人。請假請到陳玦以為他已經辭職了。
這位司機一向內斂,從不主動發微信,話不多人老實,脾氣好,顧思意也挺喜歡他。
陳玦聘請之前背調過,知道他有家庭,一兒一女,兒子已婚,太太在郊區開雜貨鋪,全家住在倫敦邊緣靠近謝潑頓的那片工業帶。
梁叔的消息很密集。
【司機梁】:「陳律師,打擾你了。」
【司機梁】「有件事我不知道該不該說,但我想來想去,也只有你可能能幫到我了。」
陳玦皺了皺眉。
緊接著是一條語音,但梁叔自己打了一行字:「語音你別聽,我講得太亂了,我打字說一遍。」
梁叔:「我兒子前陣子住院,開始是慢性肝損傷,查了幾次都說是環境暴露問題,我們也不懂。他上班那地方正好靠近布朗化工集團那個工廠,後來越來越嚴重,醫生說做個移植可以控制,但……手術那天,出事了。人沒救回來。」
陳玦看完這一段,整個人靜了半分鐘。
他點了點屏幕,繼續看:
梁叔:「醫院一直封口,我們也簽了保密協議,說是術中感染導致多器官衰竭,說要賠錢了事,我們都沒要。我知道不是的。那片地方有問題的不是一個兩個,以前也出過事,七八年前還死過人,還集體訴訟過。」
梁叔:「我不敢聲張,我知道Gordon·Kim……是他們公司的律師,七八年前那案子,不是你們打贏的嗎。我不敢說這事跟你有關,可是……我也想問你一句話。」
梁叔打字反反覆覆,還撤回了什麼,最後給陳玦的消息是:「打擾了陳律,我知道你幫不了我。」
陳玦關掉消息,沒有回覆。
Gordon代理布朗集團是幾個月前的事了,前不久說是IPO前期要清理股權糾紛和歷史風險。他沒多想,這不是他的案子,和他無關。
現在回頭看,Gordon那天說「風險處理」四個字時的語氣,似乎就有點耐人尋味。
下午七點,陳玦開車回家,從書房抽屜里拿出自己的私人筆記本——不是律所配發的電腦。他很清楚,如果哪天真有人查起,所有登錄律所郵箱、文件庫、內網資料的記錄都會是呈堂證供。
他沒點開任何工作文檔,搜索了一條早已塵封的舊案——
Brown Chemicals vs. KensingtonAction。
屏幕亮度調暗,陳玦身體微微前傾。照片裡的Gordon還非常年輕英俊,站在高院門口,西裝挺括,意氣風發。
他贏了案子,也讓三十多個原告一無所獲,一時間全城都是遊行抗議,事情鬧大後,Gordon慘到出門就挨打,只好離開倫敦去紐約暫避風頭。
陳玦指尖停在一段法庭速寫上,看了一會兒,沒動。
他沒打算聯繫Gordon,那太蠢了。
陳玦靠坐在椅背里,長腿隨意伸開,目光落在屏幕一個點上。
想幫老梁,他能做的是什麼?
找人接案。
他打開另一個頁面,搜索「環境法高級顧問倫敦」,在一堆名字里滑動著,找到一個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接案人。陳玦沒猶豫,迅速找到聯繫方式,把老梁的情況以及當年舊案的法庭節錄,一併發了過去,附上一行:
[匿名提供,有人願意起訴布朗化工,請聯繫這位家屬。]
陳玦知道這麼做可能會害他丟掉工作。
在大所,保密與忠誠義務非常嚴格。他的行為相當於主動聯繫對手潛在原告、傳遞資料、引導起訴,都構成嚴重的職業倫理違規。
雖然陳玦也沒那麼在乎這個,丟就丟吧。
後面幾天,陳玦沒收到任何相關消息,但他心情還不錯,因為顧思意要回來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