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夫君黑化前[雙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當日……全然是臣之過,是臣與南越帝姬走得太近,於分寸上有所不妥,叫她寒了心。」,洛長安垂首,「但此次臣重傷難愈,命在旦夕之際,是姜滿不離不棄守在臣身邊,臣已經明了自己的心跡,自知不該負她。」

皇上探究地看了他一會兒,才道:「你們二人有先皇的旨意在,孤本也不好違背,既如此,孤收回當初的旨意,也算對先皇有所交代。」

「至於姜家姑娘,她生於元陵,長於宮外,雖知禮懂事,但做你的王妃,總歸是踏入皇室的門檻,過幾日叫她入宮來,讓宮裡的姑姑教她些規矩罷。」

洛長安彎下腰身:「陛下好意,臣全然知曉,只是臣喜歡姜滿如今的模樣,還請陛下允准,叫她不必學習那些繁瑣的規矩,不要被宮中的方圓牽絆。」

皇上輕聲哼笑,神色已恢復如常,玩笑般同他道:「你在孤面前一直規規矩矩,雖偶有逾常的舉動,卻也從未出格,原來你喜歡這樣的?」

「臣是喜歡姜滿。」洛長安乾脆應他,又道,「除此,臣另有一事相求。此次重傷,臣身骨不復往日,不知還有多久的時日,在病中亦想通了許多事,請陛下允准臣離開燕京,前往封地。」

銳利的視線落在身上,幾欲將人洞穿,半晌,目光移開,皇上的聲音再次落下:「孤確有為你封王的打算,卻沒想著叫你離開燕京,此事孤會擇日下旨,如今最要緊的還是你的婚事。禮儀不必學,但大婚的流程總是要了解些的,這幾日叫姜家姑娘入宮來,到貴妃宮裡去坐坐,兩個人也好一同拿拿你們大婚的主意。」

洛長安眼睫微斂。

正如他與姜滿所猜,皇上這是鐵了心要姜滿入宮,做他的人質。

「臣……」

「陛下。」

還未等出口辯駁,楊總管在外稟報:「姜姑娘前來,請見陛下。」

皇上眸光深深:「既都來了,請她進來罷。」

錦裙曳地,裙擺自身邊划過,姜滿停在洛長安身側,屈膝行禮:「臣女姜滿,見過陛下,陛下萬安。」

皇上溫和地看著她:「不必多禮,孤說過,你到孤這兒來,同在你在元陵是一樣的。」

姜滿沒有起身,依舊跪在洛長安身畔。

皇上笑了聲:「怎麼,你也是來向孤求旨的?」

她看一眼洛長安,又抬首,道:「臣女今日前來,是有一物想呈給陛下。」

說罷,她自袖中取出一隻銅匣。

楊總管見狀,忙上前去接。

姜滿卻收回一寸,避開他。

皇上輕

擺了擺手。

楊總管大氣也不敢喘,躬身退至一旁。

姜滿打開銅匣,其中赫然裝著枚花紋繁複的兵符。

是在太康,自青儔山帶回的那一塊。

姜滿道:「這隻匣子是臣女在太康為太后娘娘祈福時,自太康的寺院帶回,銅匣的鎖直至如今才解開,如此貴重之物,臣女不敢擅留。」

皇上的目光落在兵符上,一沉。

姜滿觀察著皇上的神色,俯身叩首:「臣女一心繫在三殿下身上,並不在乎婚典,願隨殿下前往封地,亦願此生不回燕京。」、

「故臨行前將此物呈給陛下,與三殿下一同,拜別陛下。」

話音落,閣中寂靜,落針可聞。

片刻,皇上瞥一眼靜立在旁的楊總管。

楊總管恨不能將耳目都封起,得了令,忙轉身去備筆墨。

聖旨拿在手中,姜滿方才將匣子呈至案上。

二人再跪,叩首謝恩。

出了清暉閣時已是正午,日光熾盛,落入宮牆,若碎金,將檐角的瑞獸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

光影斜照,兩道影子前後投在地上,相融在一起。

二人一路往壽安宮去,姜滿推著素輿慢慢走,路過盈華宮門前的桐花樹時,停了停腳步。

她仰望紅牆內高掛的鳥籠,問:「洛寧,其實我一直想問你,我提及退婚的時候,你既然願承認我們重新回到這裡,承認那樣,聽起來無比荒唐的事,為什麼不願同我說起你往復輪迴的過往?」

如果她早些知道一切,或許就不會因錯覺而產生離開的念頭,而是會與他站在一起。

「以你的性子,一定會選擇與我共同背負這些。」洛長安側過頭,握住她的手,「我不想你變成與我一樣的人。」

「那樣長久的時光里,我越沉溺其中,便越發覺得,一切對我來說都變作了身外之物,變得很輕很輕,言語,錢財,權勢……甚至是人命。」

「這是件太可怕的事,是我不願接受,要盡全力甩掉的念頭……而你不該承受這些,你合該無所負累,該心無掛礙。」

姜滿摩挲他的手背:「可我還是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