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戶子,走官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皇帝知道錢坪為何而來了,面上冷肅。

錢坪收回目光,跪地:「皇上,臣雖與樊仲私交不深,但也知他絕非貪妄之徒。南濘陳家金庫被盜一案,他一定是被冤枉的。」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方達偷瞄一眼皇上,兩腳一點一點後移。我的錢大學士,您趕緊回去編書吧,算咱家求求您了。

皇帝不語,錢坪接著說:「臣不敢隱瞞皇上,自打大理寺查陳溪娘案,臣也去尋沈益詢問過幾回。沈益不敢多透露,今日朝上臣聽聞他與馮威所言,心中大震。皇上…」抬起首,望向殿上。「您可知當年大理寺受命要查南濘私鹽時,樊仲有去刑部調過川寧薛家案的案宗?」

雲崇青筆下始終流暢,眼底冷幽幽。先帝與當今,會先入為主,也會偏私。只要挖掘到可疑,當今絕對不願先帝背上戕害開國功勳之惡名。

借錢老口上告皇上這些,最合適。其不但不爭名利,性情還耿直,又與老師同科。另,錢老還非常欣賞老師,故多關注一些,知情多一些,實屬正常,不會引皇上疑心。

「拿案宗予樊仲的,正是冠文毅的堂弟,冠文青。」錢坪激憤:「當年臣聽聞樊仲在南濘盜走五十萬金,只覺不可能,根本不信。因此,還與幾人起過口角。

之後打探了一番,卻什麼有用的也沒打探到。今日朝上,馮威懷疑冠南侯府,不想竟與臣昔年打探到的信合上了。」

皇帝放在龍案上的手,漸漸收緊。

「樊仲調川寧薛家案案宗時,大理寺卿已決意要親赴南濘。可沒幾天,其老父便死了。大理寺左少卿暫代理事,去南濘的就成了樊仲。」

錢坪哀傷:「樊伯遠何等雋秀,臣做夢也想不到他那一走,就沒能回來。」老眼含淚,「臣還曾想過他入主刑部,為皇上為大雍完善律例。」

皇帝斂目,太巧合了。樊仲是先帝登基那年欽點的探花郎,可見厚愛。

而且,要戕害輔國公府,大理寺寺正的分量可比個右少卿來得重。再說寺正老父,寺正既決意要赴南濘,那便意味著當時家中安穩。

查川寧私礦時,曾祖當政,可沒想要戕害誰。馬良渡死在冠銘飛刀下?南川布政使,三品官!且馬良渡還是三元及第,大雍文士第一人。正如馮威所言,他要銀,南川盡在其掌中。

冠南侯府?皇帝抿著的嘴微微揚起,只雙目寒如冰窟。

餘光見皇上表露,雲崇青沉靜心神,仔細抄錄折上內容。

作者有話說:

明天繼續。

第76章

方達也思慮了起來。南濘陳家案的案宗里,有記載大理寺寺正丁憂,但沒有錢坪述的這麼詳細。現在結合樊仲調川寧薛家案案宗之事,味道就變了。

查南濘私鹽,樊仲卻去調川寧薛家案案宗,是不是意味著,他對薛家案起了疑?薛家案誰辦的?前冠南侯冠銘飛。之後大理寺寺正服孝,樊仲下南濘。這是否是有人有意為之?

另,查南濘私鹽,是冠文毅首先提出。

「皇上,文昭十三年薛家案,冠銘飛向朝廷上繳了兩百三十八萬兩銀。谷晟十二年,陳家金庫被盜五十餘萬金,這還不包括謝朗兩家的二十五萬金。」

錢坪叩首:「臣以為馮威早朝質問合理。文昭十三年薛家案,到底是冠銘飛盜銀被馬良渡發現,還是馬良渡盜銀被冠銘飛擒,臣請皇上三思。」

川寧薛家,偷占兩處銀礦。皇帝眯目,右手中指壓上硃筆。馬良渡、樊仲,賢文。輔國公府,良將。

一刻後,方達送錢坪出宮:「您老今天辛苦了。」若非他跑這一趟,讓陳家案子有了另一種可能,御前的日子還不定到哪天才會好過。

「食君祿忠君事,老夫也是怕萬一。」除了一些別有用心的賊子,誰不望天下安平?錢坪嘆氣。

「錢老高風亮節,咱家敬佩。」方達說的可非體面話。朝里像錢坪這般不立學派不收學生的學究,也就譚立彌了。張方越,雖有太傅之名,但道早走偏了。

「老夫汗顏。」

乾雍殿靜寂。皇帝背靠著龍椅,雙目閉合著不知在想些什麼。雲崇青氣息很輕,筆下有力。過去好一會,皇帝抬手捏了捏睛明穴,睜開了眼睛:「剛錢坪的話,你也都聽在耳里。作為陳溪娘的外孫女婿,你來給朕說說這事兒。」

雲崇青一捺落定,擱筆走出書案,到大殿中央站立,上拱手:「皇上,微臣一直在想陳家金庫被盜的那五十萬金哪去了?」冠南侯府也許能製造蛛絲馬跡,指向先帝。但五十萬金不是小數,就是流進先帝的私庫,也會留有痕跡。

一針見血。先帝私庫,皇帝最是清楚。

「微臣還聽韋阿婆的兒子飛羽提過,陳家金庫被盜的那晚,是由南齊門大營的兵把守。且與樊仲一起消失的還有十幾兵丁。臣在想時任南齊門大營總兵的韓鈺,是不是也曾追查過陳家案?」

雲崇青在試探,試探皇上是不是真的像自己猜測的那樣,誤以為是先帝設計,在殘害功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