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戶子,走官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兒?」溫愈舒回頭看向夫君。

雲崇青深吸,長嘆道:「孫思秀沒有選擇鑿山,而是將道鋪在山溝上。」

「墊山溝?」

「對,就地取材,伐木碎石墊平山溝,鋪條寬八尺的道。」雲崇青能理解孫思秀。只有七萬兩銀,路穿山過顯然不現實。

「開始進行得很順利,只用了一月,就鋪了八里路。事出在建和十七年八月初四,那天午後大雨。他們收工回家,路上遇兩山泥石下滾。三十二青壯被埋。逃過的幾人極力搶救,也只救出八人。」

溫愈舒凝眉:「二十四條人命?」

「是。」雲崇青斂目:「莫效成得知此事時,川寧知府已經上奏朝廷。不久,莫效成被貶,響州府迎來了李文滿。而孫思秀仍留在紅杉縣,年年考績平平。」

溫愈舒了解他,問:「你懷疑什麼?」

照前生的經驗,雲崇青不以為那埋葬了二十四青壯的泥石流是偶然。

「孫思秀不是頭一回修山路。他上呈給莫效成的文書里寫明,建和十六年,利用農閒時,召集了村民修了一條山路,實現了南四村去象溪鎮買賣。修了這條山路,他總結經驗,特地提到定期夯實山體。」

溫愈舒明白了:「泥石下流,是因為山體鬆動。」

「對。」雲崇青輕嗤一笑:「而且還就那麼湊巧,對仗的兩座山大片山體同時鬆動。」

屋內沉寂一時。溫愈舒痛心:「真的是喪盡天良。」

雲崇青攬住媳婦:「等到皇上的批覆,我就會往紅杉縣。孫思秀規劃的路道圖,應是踩著哪了,才會遭此大劫。我勢必要帶人進山探一探。」

靠在夫君肩頭,溫愈舒嘴微嘟,不甚高興地說:「探吧,探清楚了,還他們一個公道。」莫效成在南境邊任上已經待了四年了,兵部尚書莫來英雖念著這老兒子,但也不好徇私。

「當初得虧了莫效成力保,不然孫思秀一家怕是要難了。」雲崇青手順著媳婦的臂膀向下,與她十指相扣。

溫愈舒揚唇:「他還不算孬。」品性良好,再磨一磨,出息是遲早的事兒。

次日一早,雲崇青與蔣方和幾人騎馬往吹鄖縣方向。譚毅在於大成一家的幫助下,已經找足勞力,決定先整官道至一線天的那段路。一是,修這路,從響州府運材方便。二,這條路修好,向吹鄖縣輸入糧食、牛馬等等也便捷。

一行巳時抵達,見路上雜草已經被剮去。未免雜草重生,不少半大娃子背著竹簍,蹲著挖草根。

「雲大人來了。」有娃子不怕生,喊了一聲:「大人安好。」

雲崇青面目柔和:「你們好。」看著那些被烈陽曬得黝黑的孩子,他耳邊不禁迴蕩起金俊曾說的那些話。輕吐一氣,目光清靈。許等路道都通暢了,他也可以主持建善學堂。

不求這些孩子個個成才,只願他們能多習幾個字,多明白些道理,思想上再活泛一點。

譚毅聞訊匆匆趕來:「大人,您怎麼得閒了?」三書休沐時回村里,跟在他後滔滔不絕,把州府大小事來回講了數遍,對知州大人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一些日子沒見,譚毅黑了許多,但精氣神不錯也明朗不少。雲崇青下馬:「不管飽,按頓計糧,大家沒什麼意見吧?」

「一點意見都沒。」譚毅走近,抬手拱禮:「您是不知他們拿著糧有多高興?」壯年男子一天六文錢,管兩頓,一頓半斤糧,一天就是一斤。這活在響州府可不好找。事一傳開,隔壁尺音縣都鬧起來了。

「高興就好。」一個女娃子拔草根,力用大了,沒收住跌坐在地。雲崇青歪頭望去:「知道紅杉縣嗎?」

正想扭頭順著雲大人目光瞅一瞅的譚毅一愣,眨了下眼睛:「知道。」

「謹慎點。」雲崇青不是嚇唬譚毅,是警醒。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盯緊了。」

「你一雙眼能盯多少?」雲崇青見那女孩沒事,便收回了目光:「多跟民眾捋捋道理,讓他們對修路之事堅定不移。」

「下官明白。」

走過一圈,雲崇青讓譚毅給每個孩子割半斤豬肉,便離開了。回到知州府都已申時,飢腸轆轆。只尚不能吃飯,因為知州府門前候著兩人。灰衣布履,像是普通百姓。

陪了許久的嚴斌,見大人回來,不著痕跡地鬆了口氣,闊步迎上去。

落後雲崇青半馬的蔣方和,一眼就認出來那兩人,小聲點到:「大人,是紅杉縣知縣孫思秀和主簿孫達。」

孫思秀?雲崇青意外,紅杉縣離州府可不近,看兩人背著包袱風塵僕僕,便知是徒步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