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碎玉有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竹筒倒豆般將安排脫出,面上的神情卻分明是不信任楊書玉的畫技,一副怕她下筆會破壞自己畫作模樣。

見楊書玉愣神,他用眼神示意御案不遠處疊放的卷宗:「那些卷宗你當用得到,全是京都楊家先輩挖渠引水留下的。」

楊書玉跟著他的視線看過去,正是昨晚她還沒來得及翻閱的卷宗。

「怎麼,有難處?」高時明的聲音冷不防響起,「這差事可是你主動討要的。」

開挖運河,連通南北漕運,這不僅是百姓盼望的,亦是為政者謀求的。如此浩大的工程,想要推動談何容易?

是以,無論是高時明一黨,還是太后一黨,在江陵楊氏進京前,這件事都不敢擺在明面商討。

待楊書玉開口後,有分擔國庫壓力的財力支持,高時明是可以迅速往下推進的。但以這幅界畫的完成程度來說,沒有兩三個月,蕭彧如何能作出?

這只能說明,他們早就料定楊書玉,會拿開挖運河一事來為楊府謀生機。

換而言之,他們並不在乎江陵楊府選擇的立場,他們最終目的是推動開挖運河。

意識到遭人算計後,楊書玉微微蹙眉,開口卻關心起另一件事。

「書玉深居後宅長大,在江陵也鮮少有人知道我痴畫善丹青。」

高時明是去過她的閨房,可就連林自初都不知道,在楊府的後院,楊伯安單獨為她建了一座畫閣,旁人不得進出。她將這個愛好藏得極好,從不在外人面前展露,就連畫上落的名字,甚至都不是楊書玉三字。

她抬眸迎著高時明的目光,顫聲質問道:「王爺是如何知曉我善丹青的?」

第53章 頌文 「似是縱著他們鬧的意思。」……

在黎國宗族社會背景下, 想要名聲遠揚,只能靠口口相傳。

那麼,丹青妙手的發跡途徑便屈指可數。

最常見的便是因師承加持在身的榮耀光環, 且丹青師承多來自家傳,啟蒙之初天然就會吸引外人的關注。

可楊書玉師承百家,技法博眾家之長,被楊伯安聘請入府授課的名家多借客居之名, 她自然沒有受到師承榮耀的蔭庇。

再來便是畫手入選朝廷畫院, 楊書玉千嬌萬寵長大, 自然不會走上此途徑。

最後剩下的,便是逐漸積攢名聲。需要頻繁地參加詩會雅集, 在人前作畫,與文人雅客賞鑒畫作, 甚至或贈或賣,須得藉機將自己的畫作流傳出去。

可楊書玉既不愛赴宴,亦無心在人前博美名,痴畫善丹青自然而然成了她「避人」的愛好。

哪怕是在楊府, 為避免他人打擾,畫閣則嚴禁任何人進出, 平日收拾打理都是她親力親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