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大唐的六大都護府
姜恪大步來到劉仁願的辦公房,一進屋便是一串質問。
「劉將軍,陛下讓我馳援隼州,與你們合兵一處,共同攻打長門和石見的倭軍,你們怎麼先行動手了?」
劉仁願笑道:「我們也沒動手啊,只是教訓一下隼人部罷了。」
姜恪沉聲道:「我已經聽說了趙將軍接風宴發生的事,知道他怨恨隼人族,但也不能不顧大局,發泄私怨吧!」
劉仁願哼道:「姜兄這話就過分了吧。」
姜恪沉聲道:「扶餘福信歸附,我們就該將計就計,佯攻倭人,設下埋伏,等隼人部自投羅網,一舉盡滅,再掉頭收拾倭軍。」
「如今趙將軍卻只帶一千人馬,突襲日向部,就算打勝,也必定損傷不小,還會打草驚蛇,這不是不顧大局嗎?」
劉仁願道:「姜兄的法子並不算壞,不過我以為,趙老弟的計劃更好。」
姜恪挑眉道:「他這也叫計劃?」
劉仁願正要說話,門外忽然奔進一名文吏,面帶喜色,道:「都督,日州傳來捷報!」
「講!」
那文吏道:「趙副都督領兵盡滅日向部,除老幼婦孺外,全部殺死。」
劉仁願道:「還有嗎?」
文吏道:「隼人其他三部得知消息後,全部前往日州,身穿熊皮,向趙副都督請罪!」
姜恪愣道:「穿熊皮?」
劉仁願看了他一眼,笑道:「姜將軍有所不知,隼人族以前建立了一個叫熊襲的國家,以熊為神。」
「他們有一個習俗,無論做什麼事,只要穿著熊皮去做,便是上告神明,倘若違背,必定遭受神譴!」
姜恪沉默不語。
趙持滿以突襲手段,消滅了隼人一部,大肆屠殺,隼人三部不僅不反抗,竟然還穿熊皮投降,這令他難以理解。
他畢竟駐紮在百濟,百濟人受中原文化影響更大,被人欺壓,都會懂得反抗。
隼人卻不同,他們遵循著最原始的古老法則,崇拜強者,這一點與草原民族一樣。
然而他們又缺乏草原民族嚮往自由的血性,秉性之中,還有著膽小懦弱、欺弱怕強的一面。
他們見趙持滿一千唐軍,就滅了日向部,那麼隼州都督府的一萬唐軍全部出動,他們必定全滅。
至於趙持滿屠殺日向部,他們卻覺得很正常。
強者本來就可以為所欲為。
唐人既然如此欺壓凌辱他們,證明大唐並不怕他們,也不需要他們,為了活命,他們只有把姿態放低,這才披著熊皮請罪。
劉仁願瞄了姜恪一眼,道:「姜將軍,我們的計劃不差吧。」
姜恪沉聲道:「隼人部原本就容易對付,問題是已經打草驚蛇,接下來,你們準備如何對付倭人?」
「你放心,過幾日便有答案。」劉仁願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以前他在姜恪面前,總感覺腦子不夠用,這次借著趙持滿的計劃,秀了一把謀略,滋味不要太爽!
……
大津城。
中大兄跪坐在一張桌案前,望著手中一封信,面色凝重,久久不語。
這是寶女王的一封求救信。
東方戰場上,倭軍被靺鞨騎兵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飛鳥城已經被靺鞨人給包圍了。
事到如今,寶女王也只能向兒子求救了。
然而中大兄面對的是更加強大的唐朝,哪有餘力救援?
況且,最近諸事不順,先是收到消息,兩萬唐軍增援隼州,如今隼州都督府的唐軍超過三萬。
這個數量的唐軍,已經足夠消滅倭國了,中大兄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更糟糕的是,唐人發現了隼人的謀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拾了隼人,如今他手中又少了一個依仗。
這一刻,中大兄終於後悔了,後悔不該賭國運,偷襲大唐的熊津港,把國家陷入絕境。
這時,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起。
抬頭一看,卻見鬼島川清帶著一群人走了進來。
這些人都是鬼島川清的親信,每人都穿著黑色的鯊皮外衣,這讓中大兄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鬼島將軍,找我何事?」他的聲音依然冷靜。
鬼島川清眯眼望著他,道:「王子,我是來通知你兩件事的。」
中大兄道:「何事?」
鬼島川清走到他跟前,盤腿坐下,歪頭笑道:「第一呢,剛剛傳來消息,那群被你當做奇兵的百濟人,襲擊了佐津港,坐船投靠了九州的唐軍。」
中大兄面色一僵,沉默良久後,緩緩道:「第二件事呢?」
鬼島川清道:「我決定帶著弟兄們去伊予島。」
中大兄嘆了口氣,道:「事已至此,你要走,我也不留你。」
鬼島川清笑道:「那可不行,你也得跟我一起走。」
「你說什麼?」中大兄眼中閃過一道怒色。
鬼島川清收了笑臉,沉聲道:「伊予島勢力眾多,僅憑我手下幾百人,必定會被別人消滅或吞併。所以,我決定接收你的軍隊!」
中大兄冷冷道:「你以為我的軍隊,會受你掌控嗎?」
鬼島川清笑道:「我知道你在防著我了,還下令中臣鐮足清洗我在軍中的親信。只可惜,在你看信的時候,我已先行發難,將他和他手下將領,全部殺死。你的軍隊已不存在,現在只有我的軍隊。」
一名海盜手一揚,甩出一個包袱,一顆人頭從包袱里滾了出來,正是中臣鐮足的腦袋。
中大兄手足一陣冰冷,咬牙道:「我當初怎麼就信了你?」
鬼島川清大笑:「我早就說過,我是一名海盜,讓你不要太信任我!不過你放心,你畢竟還有點用,我不會殺你。」
說著站起身,笑道:「伊予島儘是大山,就算唐軍,也拿我們無可奈何,以後你就安心做我的副手吧,哈哈!」
隨著鬼島川清劫持中大兄,率領軍隊進入伊予島,倭國西邊空出一大片無人掌控的區域。
唐軍順勢占據了長門和石見,隨後繼續擴張,占據了倭國山陽道和山陰道的十四個令制國。
如此一來,整個倭國西部,除了伊予島外,幾乎都被大唐占據。
至於倭國東部,靺鞨、新羅、蝦夷三國,也在激烈爭搶地盤。
七月下旬,倭國的捷報傳到了長安。
因為有了高句麗的一場大捷,這場小勝利,就沒有造成太大的反響,反而引起一場爭論。
爭論的關鍵,正是趙持滿屠殺日部的行為。
當初薛仁貴殺降,便引起巨大反響,群臣紛紛上奏攻擊。
如今趙持滿更進一步,不僅殺降,還殺了大量隼人普通百姓,這讓一些官員難以接受。
甘露殿的龍案上,彈劾趙持滿的奏章,已經不比當初彈劾薛仁貴的少了。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趙持滿與日向部酋長有私怨,不少人覺得他是公報私仇,更應嚴處。
不過,與當初薛仁貴被彈劾的情況不同的是,這次也有很多人維護趙持滿。
尉遲恭、李勣和程知節都明確表態,認為趙持滿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倭國這一仗打得也很漂亮,唐軍幾乎沒什麼損失,利用心理戰,就導致倭國人知難而退,逃到伊予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