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詫異道:「戲班?」
鄭才人趕忙解釋道:「陛下,徐玲以前是飛羽班的訓猴師,善於訓練寵物。」
李治心中一動,道:「你說的飛羽班,莫不是孝兒遇到的那個飛羽班?」
鄭才人道:「正是。」
李治看了徐玲一眼,心中隱隱明白了什麼,也不再多問,讓徐玲繼續表演訓狗。
徐玲在李治面前有些緊張,好幾次指示出了錯。
幸虧那小白狗很是機靈,在她下達錯誤指示時並不動,還會「汪汪」叫兩聲,仿佛在糾正主人。
李治看得興趣盈然,在這深宮之中,待的久了,對每日單調的生活,會有幾分厭倦。
他以前在電視上也看過更有趣的海豚、鯨魚等表演,此時瞧見徐玲訓狗,大感親切。
表演結束後,他大手一揮,命王伏勝賞了徐玲二十匹蜀錦,便讓她退下了。
劉充嬡知道李治是來找鄭才人的,也知趣的告退離開。
很快,李治靠坐在鋪著毯子的錦榻上,閉上眼睛,享受著鄭才人給他手引按摩。
鄭才人的手精心保養過,修長晶瑩,柔軟滑膩,按在身上十分舒服,而且她跪坐在李治身後,讓李治的腦袋能枕在她綿軟的酥胸上。
此時雖是寒冬,屋中卻點上很多銅爐,暖融融一片。
不一會,李治便舒服的要睡著了。
鄭才人不願錯過與李治交談的機會,柔聲道:「陛下,您覺得徐玲如何?」
李治閉著眼睛,也不多思考,只說了「不錯」兩個字。
鄭才人笑道:「這孩子頗為乖巧溫順,又懂得體貼人,人也聰明,禮儀學的極快,若非出身低了些,倒是孝兒的良配。」
李治哼了一聲,道:「出身低又怎麼了,男女之間,貴在知心,門當戶對那一套,朕不喜歡。」
鄭才人目光一亮,道:「那如果將她嫁給孝兒,陛下以為如何?」
李治早就猜到徐玲出現在宮中,與李孝有關,笑道:「孝兒和徐玲若是都中意對方,朕看這門婚事也不錯。」
鄭才人大喜:「那妾身就向皇后殿下匯報此事了?」
李治「嗯」了一聲。
鄭才人解決了兒子的婚姻之事,心情暢快,話也比平時多了一些,笑道:「陛下,您可知道張公藝老先生嗎?」
李治道:「沒聽過,他是誰?」
鄭才人微笑道:「最近妾身的一個堂妹,嫁到了張府,真可算是大開眼界。」
李治睜開眼,奇道:「怎麼?」
鄭才人笑道:「那張府位於鄆州,一家人竟有九百多口,九世同居,竟還能和睦相處,您說是不是不可思議?」
李治心中一動,只說張公藝的話,他腦海中並無太深印象。
但九世同居這個典故,他卻是看到過,主人公好像就是張公藝。
所謂九世同居,指的是九世之內的親族,共居一宅。
試想一下,婆媳之間相處,都經常鬧出各種矛盾,更何況那麼多親戚住在一起,那還不鬧翻天?
「真是九世同居嗎?」李治懷疑道。
鄭才人笑道:「從我堂妹的來信來看,應該不假,族譜有記載,光族人就有近千,而且那張公藝還在派人尋找族人,倘若生活艱難,就接他們來一起住。」
近千名同族人生活在一起,李治想想就頭大,詳細詢問細節,也好學習一二。
根據鄭才人所言,那張公藝立廣堂,制典則,設條教以戒子侄。
故而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婦順,姑婉媳聽,合家九百人,每日鳴鼓會食。
且張府建有食堂,裁縫房,全家人的衣服、鞋襪統一裁製,孩子統一看管上塾!」
李治笑道:「若真是如此,張公藝確有治家之能。」
鄭才人笑道:「聽說張府的家訓,是一首百字歌,又叫百忍歌!」
李治道:「你記得內容嗎?」
「妾身只記得前面幾句。」
「無妨,說給朕聽聽。」
鄭才人悠悠道:「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妾身就記得這些了。」
李治低聲重複了一遍,感慨道:「百忍成金,這張公藝倒是一個奇人。」
鄭才人道:「聽說他們家的狗都有一百隻,只要一隻不到,其餘九十九隻都不吃食,等到齊了才開食。」
李治笑道:「這和軍犬差不多了。」
在承香殿按了會摩,說了會話,李治疲憊盡消,精神抖擻。
……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