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嘉草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謝蘭修睜著明亮的眼睛,看著拓跋燾的眼睛說道:「我哪有權力做選擇?如果有那一天,我只有一死,以求什麼都看不到,眼不見為淨。」

拓跋燾皺了皺眉,聽她帶著嘲諷的笑容又說:「不過,若是佛狸要在江山和我之間做一個選擇,佛狸一定是選江山,對不對?」

拓跋燾失神良久,最後捧著面前人的臉說:「阿修,如果我沒了江山,你以為我還能保住你?其實,我也沒有選擇,我們倆是一樣的。」

他富有四海,君臨天下,可和她一樣孤寂,身邊有再多的人都擺不脫這種孤寂。人有時候相傷到一定程度,反而因皮肉血淋淋的痕跡,可以把心靈黏著在一起,兩爿傷痕,並做一處,有一種造化神奇的吻合感。

作者有話要說:(1)補充一段考據:

曇無讖確實是翻譯《大涅盤經》的高僧,但按照一些資料所寫,他同時似乎又有印度教中性力學的修為。

其實,道教中也有採納之說,大乘佛教的密宗中有類似內容還真不算奇怪。

以下是百度來的資料,摘選部分。如果資料有誤,請不要怪罪我玷污佛法。阿彌陀佛……

「印順《華雨集》第四冊第四篇(摘錄)

中國佛教史上,曇無讖是一位卓越的大譯師。他所譯的《大般涅盤經》(卷七、卷二)說︰『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曇無讖的譯經,是在姑臧,得到北涼·沮渠蒙遜的護持而譯出的。譯經的年代,依可見的記載,從北涼·玄始三年(414)起,十五年止。永和一年,曇無讖四十九歲就死了。

曇無讖是中天竺,或說是罽賓人。在佛教的記錄中,曇無讖是一位『明解咒術,所向皆驗,西域號為大咒師』《出三藏記集》說到︰曇無讖隨國王入山,國王口渴,曇無讖持咒,使枯石流出水來;故意說︰這是『大王惠澤所感』,國王當然非常歡喜,也就尊寵曇無讖。但時間久了,國王對他的待遇也薄了。於是曇無讖打算『咒龍入瓮,令天下大旱』,然後放龍下雨,以便再得國王的優待。事情被泄露了,國王要殺他,才逃到西域來(《高僧傳》部分相同)。曇無讖為了取得國王的優待──豐厚的供養,不惜天下大旱,害苦無數的人民。從佛法在人間的立場來說,曇無讖的心態與行為,是多麼卑鄙與邪惡!『大咒師』的無比神驗,與純正的佛法是不相干的!

其實,曇無讖的邪僻行為,還多著呢,如《魏書》『沮渠蒙遜傳』說︰『始罽賓沙門曰曇無讖,東入鄯善,自雲能使鬼、治病,使婦人多子。與鄯善王妹曼頭陀林私通,發覺,亡奔涼州。蒙遜寵之,號曰聖人。曇無讖以男女交接之術,教授婦人。蒙遜諸女、子婦,皆從受法。』

《北史》卷九十三所說相同。曇無讖的使鬼、治病,是一般咒師的行為,他的專長是『男女交接之術』,能使婦女生子的。『男女交接之術』,就是無上瑜伽的男女和合。不過曇無讖修到怎樣程度,是不得而知的。希奇的是,沮渠蒙遜的女兒、兒媳婦,都跟他學習。《北史》中說︰『蒙遜性淫忌,忍於殺戮;閨庭之中,略無風紀。』淫/亂、猜忌、殘酷,是蒙遜的性格。『沮渠氏本胡人,其先為凶奴官,號沮渠,因氏焉』(《通志》〈氏族略〉)。女兒、媳婦都從曇無讖學習『男女交接之術』。學而有效,這才『蒙遜寵之,號曰聖人』了。沒有來涼州以前,也就因為這樣,曇無讖與王妹曼頭陀林私通了。鄯善王不信這一套,大概要處分他,這才逃到涼州來。『私通』這一名詞,多少出於社會倫理觀念,如在文化低落,習慣於神秘信仰的地區,那王妹的行為,正是供養上師修行呢!

曇無讖是被殺死的,被殺的原因,依佛教《高僧傳》等說︰魏太武帝知道曇無讖的神術,一再派人來,要求沮渠蒙遜讓曇無讖去北魏。蒙遜怕曇無讖的咒術幫助了北魏,而魏的勢力,又不敢得罪太武帝。曇無讖自知處境困難,以去西域求經名義而去,蒙遜派人把他殺了。然《北史》卻這麼說︰『太武帝聞諸行人,言曇無讖術,乃召之。蒙遜不遣,遂發露其事,拷訊殺之。』蒙遜的確是淫亂、猜忌、忍於殺戮的。不願曇無讖去,又不敢留他,來個彼此都得不到︰揭發曇無讖的穢亂宮庭,拷打審問,把他殺了。曇無讖的使鬼、治病術、男女交接術,正是『秘密大乘』的風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藍吉富主編」<="<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