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子通古代,被糙漢領回家強寵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孟先生謬讚,昭不敢當,昭受哥嫂恩惠,又出身農家,農事不僅是一家之本,也是一國之本,昭不敢忘本。」

一旁的蘇晚晚聽了,都忍不住想要為沈昭豎起大拇指。

果然,孟遷聽聞,更是欣慰點頭。

「喜歡這幅圖,那便送與你,望你不忘初衷。」

孟遷畫了兩幅紅薯豐收圖呢,直接捲起上面這一幅,要贈送給沈昭。

沈昭受寵若驚,重重行了一禮,雙手接過。

「謝孟先生,孟先生之教誨,昭定銘記於心。」

孟遷輕笑,小小年紀倒是沉穩。

蘇晚晚也為沈昭感到高興,看來孟先生很喜歡沈昭,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做他的學生。

沈昭把畫小心翼翼地放回了屋裡,立馬又跑出來幫忙了。

蘇晚晚也回去繼續收拾玉米。

孩子們一邊幫忙一邊嘰嘰喳喳說笑,兩個婆子,還有姑姑和蘇晚晚也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好一幅農家小院秋收圖。

源源不斷的玉米被運送回來,幾乎堆滿了小院。

許大娘也是閒不住的人,也帶著多多來幫忙了,許懷遠看完了紅薯豐收,聽趙慶海說沈淵家已經收了幾畝玉米,也帶人過來了。

玉米是帶棒子的,而且比較濕,還要等風乾脫粒才能知道收成。

不過看著這一堆堆的玉米棒子,大約心裡也能有數,產量是不低的。

最主要的是,這玉米可以做主食,還能餵牲畜,用處可太多了。

只收玉米和紅薯,大柳樹村用了三天,其餘的就是黃米和黃豆,官府就讓家家戶戶自己收。

紅薯的產量也有了數,雖然比不上蘇晚晚家的沙土地,但是每畝地也有十石的收成,一百畝地,整個大柳樹村,這次紅薯產量達到了上千石。

這消息,直接被許懷遠上報了出去。

蘇晚晚這邊收了玉米,就開始收花生和油菜了。

這也是新品種,雖然是油料作物,關注度沒那麼高,但是許懷遠還是親自來了。

這些日子,他往返縣城和大柳樹村,倒是不知疲倦。

若不是縣城還有公務處理,他也和許老夫人一起住在農業辦算了。

生花生可以吃,蘇晚晚毫不吝嗇,拿出了一大桶,讓眾人解饞。

才挖出來的花生還帶著濕氣,吃起來脆脆的,再煮一鍋,撒上鹽巴,成為了眾人最喜歡吃的小零食。

不說油料作物,就這麼吃也挺好的。

沈淵媳婦說了,可以和瓜子一樣,帶皮炒熟了,當小零嘴吃,於是就有很多人打起了這個主意,想著要不要買來炒熟到鎮子上去賣。

結果,許縣令和趙慶海捷足先登,已經和蘇晚晚談好價格,要大量收購。

當然,他們收購也是為了推廣。

雖然還沒親眼看到花生榨出來油,但是他們就是沒來由的相信。

油菜籽的收穫比起其他作物,風浪倒是小了許多,畢竟油菜籽沒法直接吃啊。

不過種子倒是收穫了很多,聽說蘇晚晚要把山頭都種成油菜,這次許縣令沒有再收購。

等明年種子再多一些,也知道這種作物的出油率了,到時再收購推廣也不遲。

這個秋收雖然忙,但是大柳樹村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紅薯全部賣給官府,家家戶戶都得了銀子。

玉米雖然當初沒有說好,大多數人也選擇了賣給官府,只留很少一部分嘗鮮做種,又是一筆收入。

這個秋收收穫的錢糧趕上以往好幾年全家收入了,一些沒種玉米的人家捶足頓胸,氣的恨不得時間能倒流。

但是當初是他們不信任沈淵家的,里正也說了,自己的選擇不能眼紅,他們也只是惋惜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