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沒有理由再拒絕了,於是伸手接下了那根鐵絲,快速將鐵絲彎出一個標準的弧度,開這種鎖的鐵絲弧度必須精確到數值區間,之後我便將尾部緩慢伸進細小的鎖芯,垂目側耳聽機栝的動靜。

一分鐘過後,我拔出鐵絲:「開了,你要檢查一下嗎?」

田雨青接過我手裡的木箱子,那把大鎖已經完全鬆開了,而且沒有任何外部破壞的痕跡,他上下檢查了一遍,對我露出讚賞的目光:「名不虛傳,甘爺爺把你教的很好。」

我攥著鐵絲:「現在能告訴我了嗎?你們接手的到底是什麼事?」

田雨青點點頭,他拿出木盒裡的玉匣讓我近距離觀察上方的紋路,我趴過去,這一看之下就頓時看出了不對勁,這隻玉匣上的紋路與我之前看到的花紋完全不一樣了,描述的不是軍隊,而是蜿蜒曲折不成規則的線條。

「這隻玉匣是上個世紀被發掘出來的,後來由於戰亂流失海外,被存放在一家叫秋津的日本私人博物館裡,但在1950年前後,它在博物館裡憑空消失了。這是它近五十年間第二次出現。」

什麼叫憑空消失了?匣子肯定不會長腿跑,我的猜測傾向於是被人偷走了。

「第一次出現是在山東,被一個幹活的農民從地里挖出來了,但是沒過多久,那個農民就吊死在一座橋下,位置很刁鑽,一位當地的聞必錄詳細記載了這件事,從那之後,我們的同行就再沒有見過這隻玉匣。」

根據田雨青的描述,他和四哥初步討論認為這是一隻妝奩,不論是從玉匣底座雕刻的芙蓉和整個玉匣的形制來看,這都更像是女人所用之物,這個結論還是讓我比較吃驚的。

田雨青和四哥調查同一件事情運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田雨青追根溯源一直調查到了這家秋津私人博物館,為此他還動用關係給博物館打了個電話,托人調出了很久以前的資料。

而四哥則是先從玉匣本身開始著手,他用燈照射整隻玉匣,再把燈光關上,反覆幾次後,他發現這隻玉匣在黑暗中所呈現出的紋樣與白天時的完全不同,匣子內部似乎塗抹了一種和夜明珠原理相同的材質。

這些雜亂無序的黑點和線條像極了樹紋,這讓陳肆無從下手,我四哥是個很懂得變通的人,有了初步想法他就不會藏著掖著,於是他將那些豎著的紋路一點點描摹下來給玉京子看。

「紋路並不是豎著看的,也不是什麼樹紋,玉京子很快就認出來了,那是一幅完整的河流圖,上至內蒙赤峰下至橫斷山脈,不知道究竟是哪個朝代的,因為有些河流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了。」田雨青說。

據田雨青說,他們初步推斷,那些大大小小的黑點很可能是不同的皇陵墓葬,譚裘得知後立刻通知了一批專業的考古隊,對甘肅大通河的一處黑點進行初步實地考察。

而我四哥帶隊去了橫斷山脈附近,黑點標記的位置很不清晰,上級考古隊希望尋找一名懂行的風水師進行現場定位,這次考古規模相當龐大,被他們稱作「九環工程」。

田雨青的故事講完了,我反應了好大一陣才回過神來,心裡出奇地沒有恐懼,更多的居然是激動,我居然誤打誤撞參與了一個國家重點的考古工程項目。

不知道最後能不能讓他們給我蓋個章,學分肯定不少。

「那我能幫什麼忙?」我說話有點抖,內心虛得不行,機關這東西我完全是自學成才,跟人家那專業教授級別的比說不定就是三腳貓功夫。

田雨青發動車輛回去,他輕鬆地說:「你只要跟著隊伍走就行了,我本不指望你能幫到我們什麼,但從你剛才的表現來看,甘爺爺培養你應該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只要你聽話,我會考慮帶你下去的。」

第14章 目的地

田雨青打開車門,從老根手裡扔給我一個黑色背包:「把玉匣裝好了,不論你去哪裡都要帶著匣子,如果你覺得路上的時光太無聊,你也可以嘗試破解它打發時間。」

我把玉匣裝好,甩上背包走下車,何瑜正站在第二輛車前等我,他笑著迎上來:「朋友,沒看出來你還是個狠人,收穫怎麼樣?看你的樣子應該是從田雨青那裡套出來了不少東西吧?」

何瑜表面看上去是最單純的,我其實覺得他並不在意此行的真相如何,他只是在執行一次普通的任務,而過程中的任何細節他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雖然他應該年紀比我小,但說不好他所經歷的事情比我要多得多。

「沒事,你也不用太緊張啦,你可以當做是一次難得的探險,最多在那兒呆一個月,咱們出去還能搓頓火鍋,絕對不耽誤你回去上學。」何瑜大咧咧地安慰我。

實話說,他的話也確實有一定撫慰我心靈的作用。

如果在這支奇怪的隊伍中交友,唯一能夠讓我交付信任的也只有何瑜,不僅是因為他更加坦誠,還在於我意識到他乾淨得與這支隊伍格格不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