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實體花店這個行業,因為電商衝擊和價格日益透明化,從先前的暴利時代逐漸步入微利時代。
一座城市的花店數量過多,早已接近飽和,同質化競爭常常導致價格戰拉鋸,新入場的人沒有積累,堅持不住,往往最先離場。
而舊一批實體花店在經歷了三年疫情後,好像也元氣大傷,在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里,亟需尋找出路。
這正是許佳寧想把「紅豆」花店做成品牌的原因。其實七年前她與母親就想到了,所以把店名定為「紅豆」這樣有寓意、令人印象深刻的簡潔名字。
讓花店成為品牌,也正是為了加深顧客印象,鋪開知名度,然後紮下根來,長久地生長在南城這片土地上。
在花店裡,許佳寧和店員們一起研究打造品牌的思路。
圍繞店名「紅豆」,他們需要設計出logo、slogan,還需要定下品牌色。
這些東西都是最基礎的,成型之後,就會衍生到花店的裝修風格,還有各種日常用品上,譬如卡片、絲帶、包裝紙等等。
許佳寧對logo和slogan都有個雛形想法,於是說給大家聽。
怕語言不夠準確,她用筆在iPad上簡單畫了草圖:logo由三部分組成,一枚紅黑相間的相思子,與它相對,是另一枚更小些的日常可見的紅豆。中間是一小簇對稱的葉子,暫定為薄荷葉。
至於slogan,許佳寧想把基調落地在生活的美好,且將從前的店名也用上了。
「人生三分甜,許你一枝花。」
「好聽。」店員范范第一個贊同,「我覺得這種設計很簡潔,slogan聽起來也很溫暖很治癒。」
隨後那三四名店員,也都表達了各自的喜歡。
但在品牌色方面,大家意見不一。
既然為紅豆,仿佛是該定為紅色。可紅色這種顏色太熱烈太濃重,也過於傳統,在設計上很難不落入俗套,似乎不適合定為品牌色。
而如果不是紅色,再定其他顏色,一時又想不到。
許佳寧也知道打造品牌會面臨種種困難,倒也不覺得挫敗,更沒有當即就非要定下的意思。
畢竟這種事情一旦定下,就很難再改,靈感不足,暫時擱下是最好的選擇。
晚上回家後,許佳寧在微信上同薛瞻也說起打造品牌的事,順口講了自己目前的進展。
薛瞻緊跟著便問:「需不需要我幫你?」
薛家集團家大業大,業務眾多,確實認識不少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但許佳寧沒猶豫:「不用你幫忙,我和我的團隊能做好這件事。」
「紅豆」花店目前加上她,一共五個人,是一個她很信賴的小團隊。
她想憑藉自己的能力做好「紅豆」這個品牌,覺得這樣更有意義,才不辜負她與母親經營多年耗費的這份心血。
薛瞻明白了她的意思,只道:「那等一切定下,籌備開分店時,我可以第一個排隊,申請加盟嗎?」
「集團業務已經擴展到花店了嗎?」許佳寧驚訝。
「集團不擴展。」薛瞻明確地發了語音回復她,「是我自己想當你第一家分店的店長,許老闆。」
他的那聲「許老闆」,既有詼諧調侃,又有幾分真誠。
許佳寧也意識到他並非隨口說說,於是道:「但我還沒想好分店的地址定在哪裡。」
許佳寧有自己的品牌堅持,如果要開分店,她一定會把分店的品控把關好,細枝末節都會管到,自然也就包括選址。
薛瞻卻已經有了主意,道:「我心裡倒是想到個地方,到時候把方案呈上,供你參考,一切全憑許大老闆心意。」
「好吧好吧。」許佳寧聽他打趣,也反過來稱呼他,「靜候薛大總裁佳音。」
「只是你工作那麼忙,有時間去做方案嗎?」許佳寧想到這茬,還是多問一句。
「許佳寧,你要相信我那強大的工作能力,我是專業的。」薛瞻只擺出這句。
許佳寧笑起來,發給他兩個字:「自戀。」
嬉笑過後,許佳寧並不知道,薛瞻次日正式召開集團董事會,首度把重啟「桃源工程」這件事攤開在明面上講。
當年這個工程做得相對隱秘,且很快擱淺,沒有動工,集團高層有好多都不知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