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為系統續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陳夫人已經暈死過去,大夫開的藥她喝不進。

大夫便直言血崩之症無救。

陳家又派人去了另外一個醫館,那家的坐診大夫被請出了城,今夜未歸。

眼看著要等死了。

陳夫人身邊的丫鬟猛然想起前陣子與人閒話,聽說新開了一家醫館。

這才想著死馬當活馬醫,去找了時萋過來。

時萋能救得了陳夫人不是醫術多高明。

實際上陳夫人並未到那個地步,她的出血並不是因子宮收縮無力或者胎盤殘留這種致命的因素。

只是因為胎位不正和全婆子正位造成的產道撕裂損傷。

且因為之前大夫的行針,出血狀況已經明顯改善了。

她取出一顆丹丸遞給丫鬟:「你去切一切,給你家夫人沖服下去。」

這是止血方的濃縮版。

效果不如直接服用湯藥來的好。

但吃起來方便,對陳夫人此時的狀態再好不過了。

一直到天邊漸白,時萋才收了診費,挎上藥箱離開。

這陳家條件雖不算大富大貴,看著也是殷實人家。

應是經商的。

她去了這麼久,沒見陳家的長輩與陳老爺。

約是不在意陳夫人的性命了。

要不怎麼說,看似準備充分,但又被突發情況鬧的措手不及。

家裡也沒個主事的人,全靠幾個僕人、丫鬟轉的像陀螺一樣。

時萋搖了搖頭,把那丫鬟給她的五兩銀子收進儲物格。

這一趟外診出完,賺的可真不少。

第51章 亂世流民21

自為陳家出診之後。

時萋的醫館慢慢開始有人光顧。

但都是些較棘手的病症。

一打聽才知道,陳家下人僕婦把她吹的神乎其技,天上有地下無。

時萋暗自擦汗,知道對方是沒惡意。

不知道的還以為捧殺她呢。

每每有人提及,她都解釋一番。

之後傳言又多了一句:小大夫不僅醫術了得,為人也謙遜。

只是疑難病症的脈象繁雜,不好斷病。

診脈時除了觀脈象是否順滑固澀外、潤脈象二十四小時還有自己的運動規律。

簡單的病癥結合經驗與病人面色、症狀後能夠快速斷病。

但若病症較多,則需要久候。

診病時間長,相應的減少了病患的數量。

每日也算輕鬆。

李老大夫的脈法屬「難經」,即便有些病人治不得,但斷病很準。

時萋學習時下了苦功,診脈盡得李老大夫真傳。

再就是她本體的加成,對各種藥材的藥性運用的得心應手,下藥准、見效快。

便是即便外頭有人吹她吹的能力出眾。

她也沒有砸招牌。

病患來的多了,最高興的是牛大嬸。

她之前一直擔心這醫館會一直不賺錢。

每日收拾起藥材來,腿腳都輕快了不少。

秋末,帝城附近的幾個城池被叛軍占領。

周邊也有多地出現自立為王的情況。

武方縣雖沒還沒有被其他勢力攻入。

但縣城依舊命人關閉了城門。

城裡店面關了大半,都緊閉門戶躲在家中。

時萋也關了醫館,若是有鄰里街坊得了急症的。

只要敲了門她就會接待。

牛大嬸嘆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太平。」

「至少要亂個兩三年吧。」時萋趁著沒有病人上門,把自己的一套刀子和銀針都消毒保養了一下。

「這世道,哎!」

城門關了四五天,看周邊沒有其他武裝力量來攻打自己的意思。

縣城又命人開了城門。

街上安靜了兩天,就又漸漸地熱鬧起來,縣丞與此地的百姓都挺有意思的。

並不太管周遭的閒事,又有些膽小。

即便知道周邊不安定,世道不太平。

百姓們該出來的依舊出了門。

別管誰掌權,日子總是要過的。

武方縣這邊對於男女婚配問題幾乎不查。

像時萋這樣的「大齡未婚男子」也沒有衙役上門問詢。

不像興陽州,懲罰機制一日嚴過一日。

她離開時聽說罰款金額已經上漲到了五兩,若次年還沒有婚配罰銀翻倍,官府會強行拿人,胡亂給配一個。

這屬實是有點可怕。

現在周邊亂了起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