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名聲好,吃的就開,後面分糧,分工都不吃虧。
即便沒有實際的好處,村里人樂意給他們行方便,也會好過許多。
餘下時萋三人拖拽著柴火往知青點走。
劉志向嘴裡抱怨著:「要是次次都這麼撿柴火,我可受不了。」
「借個自行車之類的能好一點。」江淑月道。
「你想的還怪好的,這村里估計就沒一輛自行車。」
時萋搓了搓手,路程太遠是不好干:「有自行車也都是寶貝,不能借給人拉柴火用。不過板車應該好借。」
「對對,我們看看誰家有板車,到時候借來,一天多跑兩趟就能拉夠量。」
幾人為了轉移注意力,一路都討論的熱火朝天,等進了院兒摞好柴火後就再沒力氣了,紛紛回屋歇著。
韓國棟回來後,簡單的說了一下牛壯的情況。
牛家也沒說把人送醫院,只是找了村裡的赤腳大夫開點藥。
這個年代,人命似乎不值錢,也沒有誰家因為生病受傷就輕易往醫院跑的。
西代村里原來有個老村大夫。
只是早幾年就去世了,現在的赤腳大夫是他兒子。
技術很一般,只學了個半吊子。
平時看病不是給開止痛片就是消炎藥。
把脈問診幾乎是做做樣子。
施肥的工作結束,歇了幾天的村民開始正式上工。
村里廣播一響,就是上工的信號。
新來的幾人是第一次上工,也不知道自己要幹嘛,一路上都跟著老知青走。
到了地頭,之前被推來讓去的場景再次出現。
幾個小隊都不願意收新知青。
主要還是不夠分,一共六個小隊,四個人,咋分?
這話聽著好像是小學數學題。
能咋辦,又沒能一劈兩半。
江淑月憤憤不平的捅了捅時萋:「都不願意要咱們,我還不想來干呢。」
時萋給了她一個眼神,這姑娘有點傻。
當著人面說小話,等安排乾活的時候,那心眼子小的說不準要給你穿小鞋。
大隊長抓了一把頭髮:「興子,二把,百強,貓蛋,你們一隊一個,別吵吵了。」
這就算拍了板,兩個小隊長反應的快,倆男知青被他們各抓了一個領走。
餘下動作慢的一個小隊長低聲咒罵:「貓蛋和二把真是兩孫子,太踏馬奸了。」
時萋有點想笑,是啥好人家給孩子起名叫貓蛋吶。
眼瞅著三四十歲的人了,等再過兩年填了孫輩的孩子,鄰里鄰居的一群老頭見了面,一口一個貓蛋。
想想就有畫面感。
「方知青你跟我來吧。」興子指了下時萋,招呼她跟著自己走。
一路上興子一直打量時萋,半晌才問道:「聽說你是醫生啊?」
「???」
時萋猜測是前天正骨那事,可當時沒說自己是大夫吧!
「也不是,懂一點醫學常識……」
興子滿眼好奇:「我家你嬸子聽說你技術非常厲害,以後上工你就跟著她。」
時萋老實的點頭,這個「我家你嬸子」,她還沒搞清是誰。
不過從這個小隊長的話里,知道以後上工有人單獨教,她還是挺滿意的。
興子也很滿意。
等會他把這方知青給媳婦帶回去。
媳婦晚上准得誇他能幹……
第64章 七十年代知青7
很快就見到了「我家你嬸子」。
六小隊長的媳婦胡秀娟。
一聽時萋是新來的方知青,那眼裡都冒精光。
「姑娘來,往後你跟著嬸子就行。上午我們就拌種子,看看,就這樣放這麼多的藥,再把這麼多的種子混進去,攪勻了。」邊說邊給她演示種子和農藥的配比。
沒什麼難度,時萋點頭:「嬸子我看明白了。」
這活不費什麼勁,周圍的媳婦大娘也都是手裡忙著,嘴上聊著。
胡秀娟神神秘秘的靠過來問道:「方知青我聽說牛壯摔斷氣都讓你就回來了?」
「啊!啊?」
時萋瞪大眼,謠言這麼離譜的嗎?
「沒有啊嬸子,牛壯叔只是摔壞了腿。」
胡秀娟一臉遺憾:「不是啊!那我聽說你是京里的大醫院醫生?這麼年輕就能當上醫生啊,牛壯骨頭都插出來了,你都給按回去了是不?」
時萋暴汗:「嬸子,你都是聽誰說的,我家是寧北的,家不在京城,牛壯叔也沒這麼嚴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