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康熙榮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乾清宮左,五楹,面北向,是皇子阿哥們讀書的地方,這裡離康熙很近,方便他督促兒子們的學業,經常在政務閒暇之餘,就會去看看孩子們讀書,順便考察一番功課,如今後宮讀書的皇子不過四人,最小的保成已經10歲,其後的幾個阿哥都不滿6歲,還不到上學的年紀。

這座書房被康熙御筆親題「無逸齋」,當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宜敏是相當無語的,暗自腹誹康熙到底有多想讓孩子勤學苦練啊,上輩子胤礽在暢春園讀書的地方就叫這個名字,如今放在乾清宮居然也沒變。

「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曉小人之依」,康熙將這裡取名無逸的意思就是要告誡阿哥們珍惜時間,勿事嬉遊,他規定皇子需早上卯刻(早上6點)到上書房,先學習滿洲語文、蒙福古語文,之後學習漢語文;每日未正(下午14點)二刻,或至申(下午16時),下書房。

以為這就完了嗎?不是的,下書房之後還要去校場學習騎射武藝,直到天抹黑才能真正用膳休息。一年之中,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以及本人生日當天不用到上書房,此外還有臘月二十九、三十兩個半天的假期,其餘時間都要學文習武,風雨無阻。

宜敏對於康熙這種緊逼型的教育方式頗為微詞,但是康熙以自己為例,言道當年自己學習比起這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如今政務之餘還要抽出時間學習,為此,宜敏只能無奈放棄,唯獨把寅時上課改為卯時這件事極為堅持,甚至不惜翻出各種醫書與康熙辯論,最終才如願以償。

上輩子康熙所謂的寅時到上書房,也就是凌晨四時正,而孩子們三時正就要起身才能趕得上,這叫什麼事呢?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嗎?她不服否認這樣的教育確實讓這些個阿哥出類拔萃,個個文武雙全,但是長期高強度的學習不是一般孩子受得了的,一個個心裡頭壓抑得很,將來出宮開衙建府都是花樣作死,明面上個個光偉正,私底下都有很多壞毛病。

前世太子胤礽當年何等風華絕代,意氣風發,只有執掌宮務的四妃才知道每年從毓慶宮中抬出的屍體有多少,悄無聲息死在這些阿哥們手裡的奴才有多少,那八阿哥號稱溫潤如玉,風光霽月,私底下暴戾不下於胤礽,就連胤祉也沒好到哪裡去,糟蹋的宮女侍女不知道多少,一個個簡直罄竹難書。

第246章 後宮之主(二十五)

宜敏緩緩踱步來到無逸齋,擺手示意門口守衛不要動作,默默地走到後門,透過打開的窗戶往裡觀望,只見張英正站在最前方授課,四位阿哥坐在屋子中間,承瑞和賽音察渾年長且高大,兩人坐在後面,姿態輕鬆自然,保清和保成則極為認真地聽著張英的講解,時不時還要在紙上寫些什麼,顯然是在記錄要點。

張英現任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如今不過四十餘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為人清正謙和,才華橫溢,最重要的是極為擅長教育子女,其長子張廷瓚在康熙十八年考中進士,次子張廷玉年紀與賽音察渾相仿,在京城已經頗具才名。宜敏自是知曉張家是真正的書香門第,未來祖孫三代滿門朱紫,自然交待過孩子們要尊師重道。

能夠得康熙青睞教導皇子讀書的,個個都是海內名儒,飽學之士,但是康熙本人卻不是個尊師重道的人,前世他訂了一套規矩,師傅們每天和皇子們見面,都要向皇子們行跪拜禮。上課的時候,只能側立在皇子們身邊。皇子背書時,還得跪下,直到他們背完背對為止。一些年邁的師傅,因站立過久而受不住昏倒,得到的卻不是康熙的安撫,而是指責嘲諷。

最奇葩的是,若是皇子們背不出所學內容,或者毛筆字寫得不好,往往受罰的不是皇子,而是教授他們的師傅。面對皇子的師傅,康熙動則打罵,甚至禍及家人,還要求皇子們全程旁觀他對師傅的羞辱。在康熙眼裡,這些師傅不過是自己的奴僕,根本無須顧忌他們的尊嚴。上行下效,皇子們也沒把師傅放在眼裡。

宜敏對此簡直嘆為觀止,對康熙的虛偽越發看不上,既然推崇熱愛漢學,為何不懂天地君親師的道理?師者,長也。他既要求這些大儒名士要教導皇子們各種學問和道理,卻又故意在皇子面前折辱貶低這些人,身為師長卻如狗一般被對待,如何能夠真心傳道受業?身為學生,沒有敬畏之心,如何能夠將師傅的教導真正學進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