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康熙榮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宜敏在心中默默對比了一下前世記憶,今生姚徐兩家的衝突發生時間比前世足足晚了兩年,不過事情發生過程倒是沒有改變,那麼接下來徐家三兄弟的應對大概也能猜得到了。

她一向對徐家三兄弟不怎麼欣賞,雖然徐家一門一狀元兩探花,是真正的書香門第,但是人品卻不太好,都是媚上欺下的弄權之輩,喜歡在朝廷派系中左右逢源,典型有才無德的那種讀書人。

承瑞默默旁聽,並未擅自插話,而是等康熙揮退御前侍衛後,才開口詢問道:「皇阿瑪,那徐家彈劾姚啟聖何事?兩家之間可是有私怨?」若是僅僅政務上不合,不至於讓其子怒而報復才對,因為這樣只會有理變無理,在朝堂爭鬥中落入被動的局面。

康熙看了承瑞一眼,面色變得有些嚴肅,沉聲道:「徐元文彈劾姚啟聖的罪名有三,一是貪污軍餉;二是對台決策不當,進退失據;三是誣告福建巡撫撫吳興祚和水師提督萬正色。」

賽音察渾冷嘶了一聲:「這徐文元可真狠啊,這三條罪名無論哪一條屬實,那姚啟聖怕是丟官去職還是輕的了,難怪那姚儀如此恨他了,甚至還遷怒到其兄長徐乾學身上。」

承瑞皺了皺眉,斟酌著道:「這姚啟聖的履歷兒子曾經看過,大清的官職從二品巡撫到馬場的九品司廄都被他做了一遍,骨頭硬的很,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寧折不彎,這樣一個人若是真的想要貪污受賄的話,恐怕不至於被一貶再貶吧?」

宜敏聽了這話連忙端起茶盞,掩住嘴角露出的一絲嘲弄,瞥見康熙略微不自在的神情,心中暗自好笑,把姚啟聖一貶再貶的人可不就是眼前這人嘛?幾次三番都無法叫姚啟聖徹底歸心,叫康熙面子往哪裡放?

至於貪污軍餉?南方大戰的漢軍有過軍餉這回事嗎?連滿八旗都會被侵吞功勞和糧餉,更別提漢軍綠營了,早就被層層盤剝光了,至於福建當地的軍隊?那可是姚啟聖自己招募了人手,還拿錢倒貼才養起來的,就這樣還要人家背黑鍋,著實有些不地道了。

賽音察渾對於這些政治鬥爭完全不感興趣,反倒很是欣賞一些刺頭,他靠在椅背上地漫不經心地追問起來:「原來這姚啟聖還是個傳奇人物啊!不過這姚啟聖居然至今還當著他的福建總督,莫非這徐元文是誣告了?皇阿瑪難道不曾主持公道?」

康熙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姚啟聖是周培公臨死之前向朕推薦的,稱**非此人莫屬,此人也確實飽讀詩書,在政事上極有手腕,處理沿海問題堪稱井井有條,不過姚啟聖為人性格孤傲,說話尖酸刻薄,行事頗為狷介孤傲,得罪過的同僚不計其數,被彈劾已經是家常便飯。」

承瑞和賽音察渾對視一眼,心中已經有些明白了,看來姚啟聖狠狠得罪過皇阿瑪啊!或許這徐元文彈劾姚啟聖之事就是皇阿瑪默許的啊,不過以皇阿瑪的性子,倒也不屑於說謊,恐怕這姚啟聖恃才傲物也是事實,但是他又是**不可或缺的人物,這才想用些強硬手段讓其屈服。

承瑞想到姚啟聖手握重兵,如今又是將在外的情況下,不由得有些擔心:「這彈劾之事的真假暫且不論,只說那姚儀這般莽撞行事,叫徐乾學當眾狠狠丟了個大臉,怕是要被徐家三兄弟徹底忌恨上了,若是他們私下裡想要做點什麼,恐怕姚儀就有些不妙了,到時候姚啟聖在福建可就不太穩當了。」

康熙手指轉了轉扳指,淡淡地道:「他們不敢,徐家幾兄弟都是聰明人,否則那姚儀早就被拿下了,徐乾學既然並未告到九門提督衙門,顯然是不打算把事情鬧大,大概明日會到朕跟前狀告姚啟聖教子不嚴,順便陳述一番委屈吧?」

「嘿嘿,大老爺們居然還到皇阿瑪面前哭訴,真是娘們唧唧的。」賽音察渾不屑地撇撇嘴,很是看不起徐家的做派,還是要姚儀更合他胃口,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才是爺們該幹的事。

宜敏將阿魯玳抱在膝上坐著,餵她吃了些好克化的茶點,適時出言打斷道:「行啦!今兒難得出門散散心,皇上就莫要再談這些政事了,等回宮後你們父子三人想談多久都行!」

順便警告地瞪了賽音察渾一眼,就你小子事多,字字句句都在踩康熙的底線,真當皇帝的耐心是無限的嗎?他是康熙親兒子倒是沒事,到時候倒霉的就是姚啟聖父子了,她可不想這些年辛辛苦苦的布局打了水漂。

「對對,出門在外,咱們不談政事。」康熙一聽這話立馬順驢下坡,笑著道,「等會咱們去洋人鋪子裡看看,有許多漂洋過來而來的新鮮玩意兒,你們娘倆肯定喜歡。」

承瑞很是淡定地接著道:「聽說洋人的教堂頗為新奇,今日剛好是他們的禮拜日,咱們也可以去湊湊熱鬧,看看西方的神靈是怎麼教化世人的。」

他從小就有學習洋文,課程里的天文地理也有不少洋人的東西,尤其是湯若望和南懷仁講述的東西他都覺得頗為有趣,難得有機會親眼見識一下也是極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