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音察渾可有可無地點了點頭,他只對洋人的火槍大炮感興趣,那些個傳教之類的東西完全懶得理會,每次一聽到幾個洋人師傅開始宣揚教義,他就昏昏欲睡,真不知道大哥怎麼就能聽得津津有味。
康熙對於兒子的要求自然不會拒絕,他眼神看向宜敏,見她頷首同意便立刻拍板:「行,那咱們便去洋人教堂看看,正好那附近開了不少賣洋貨的鋪子,倒也兩邊不耽誤。」
「哇!皇阿瑪萬歲,我要去看洋娃娃,還要看自鳴鐘和會自己動的小船,咱們快走吧。」阿魯玳第一個跳起來響應,她那裡有不少康熙賞賜的洋玩具,很是得她喜歡,此刻一聽要去看洋貨鋪子,立刻笑開了花,迫不及待地拉著康熙就走。
第307章 母儀天下(五十六)
康熙一行人坐上馬車來到宣武門附近,下了車就看到路兩邊有許多店鋪,外面街道上還擺了許多攤位,不過一點也不顯得凌亂擁擠,而且每個攤位的位置都安排的恰到好處,顯然是官府規劃好的。
阿魯玳頓時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拉著兩個哥哥就往攤位上湊,這個看看,那個默默,看每樣貨品都新鮮的很,不過很快就會被其他東西所吸引,完全就是蜻蜓點水,一沾就走。
康熙和宜敏慢悠悠地走在後面,時不時詢問一下物品的價格,偶爾買下幾樣東西讓跟著的侍衛拿著,等手上拿滿了就換了一個人跟著,很快就買了一大堆花里胡哨的各種玩意兒,倒是狠狠滿足了一番肆意購物的快樂。
至於三個孩子他們完全不需要操心,不說承瑞和賽音察渾的武力值,就說這條街上都不知道潛伏了多少御前侍衛,光是阿魯玳就至少十幾雙眼睛盯著呢,想出事都難。
一家子從街頭逛到巷尾,幾乎把所有的攤位都逛了一遍,雖然仍然有些意猶未盡,卻也不想再走回頭路,於是繼續向前朝著一處有著高高穹頂的建築走去,那裡是洋人所在的天主堂。
原本始建於前明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所建的天主堂早已經毀於戰火,這座乃是清順治七年,時任欽天監監正的德國人湯若望在原教堂舊址重建的,也是現今京城內的第一大教堂,又稱「南堂」。
每逢彌撒的日子,南堂就會對平民開放,今天又剛好開放日,康熙並沒有讓人打算驚動南懷仁等人,而是像普通老百姓那樣帶著家人順著人流緩緩走進教堂,不過進出教堂的人並不多,畢竟大清的老百姓還是更信奉佛道等本土教派。
康熙一邊走一邊低聲道:「先帝當年對湯若望十分器重,建立這座天主堂時,曾二十四次親臨南堂,並賜匾「通微佳境」,這座天主堂裡面設施齊全,除了主體建築外,還設有天文台、藏書樓、儀器室等,那些洋人有事沒事就會聚在這裡。」
一家子除了康熙之外,宜敏和三個孩子都是第一次來這裡,不由得頗為好奇地四下打量起來,教堂有三個宏偉的磚雕拱門並列,地面磨磚對縫,精美的磚雕隨處可見。
只是教堂的院子很小,中間種了前面兩棵大樹,後面就是主殿正廳,走進廳門只覺得豁然開朗,整個大廳空間運用了穹頂設計,兩側配以五彩的玫瑰花窗,數盞西式玻璃吊燈,把高高的、狹長的教堂裝飾得神聖高雅。
一排排長條座椅上坐了不少人,應該是這些年發展的教徒,一個個正在閉目虔誠的祈禱,美妙的合唱來自面西而立的唱詩班---在繪滿精美壁畫的東牆下,一字排著幾個黑衣男女,他們神情莊重,正在引吭高歌。
康熙和宜敏都是懂音律的,對於歌曲和唱功的好壞分辨力極強,此刻乍然在這洋人的地方聽到這等美妙絕倫的天籟,不由得愣了愣,便帶著孩子們在最後一排坐了下來,靜靜地聆聽這似乎能蕩滌心靈的歌聲。
隨著一聲長調的尾音,不同音部有節奏的彌盪在教堂內高聳的圓型穹隆下,匯成無比動聽音律,宛如高山流水一般跌宕起伏,那無伴奏的美妙合聲,真的能夠震撼人心,讓人在這「神曲」中洗淨骯髒的靈魂,喚醒美好的新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